胶原蛋白暴利:原料80元卖1700元

编辑:南岭雪 | 出处: 网易

  2010年方舟子多次撰文披露胶原蛋白美容谎言,产品不具备任何特殊功效。

  2012年10月,老牌药企贵州百灵胶原蛋白饮品,也曾面临“夸大宣传”的质疑。当时贵州百灵请来专家分析胶原蛋白在国内外食用的现状,举出它确有保健效果的论文、案例,但仍不能令质疑声完全平息。

  企业玩概念消费者买单

  来自日信证券一份研报中称,未来国内胶原蛋白市场需求的增长速度不会低于20%,依据成熟国家的增长比例,2015年国内胶原蛋白市场将达到1000亿元。东宝生物中研普华《2011年中国生物胶原蛋白市场分析及投资趋势研究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胶原蛋白消费约1万吨,预计到2015年需求量有望提升到2万吨。

  需求市场持续的增速,使得近年来胶原蛋白保健品市场逐渐升温,其“美容靓肤”的宣传理念深入人心,越来越多企业也加入到这个新兴市场。东宝生物、贵州百灵、同仁堂、汤臣倍健等上市公司也加入了生产胶原蛋白产品的行列。

  网络直销的LUMI品牌胶原蛋白产品知名度最大。据该公司资料介绍,该公司的LUMI胶原蛋白占中国市场半壁江山。

  21世纪网在“天猫”网站发现,一家专门卖“出口鱼胶原蛋白粉”的店铺月销超过1100件。某金冠卖家的“日本MEIJI明治金装胶原蛋白粉”月销售712件。

  史立臣认为,胶原蛋白产品的销售就是企业在玩概念。他表示,胶原蛋白其实早期是生产者从“水解胶原蛋白”中创造出的概念,这一个概念有个关键词:白,也就是增白护肤美容,说白了就是明胶,后期的宣传都是根据创造出的概念形成和衍生的。

  但对于胶原蛋白产品,我国保健品没有临床观测数据,审批制度也不严格,具体功效的审查缺乏科学数据支撑,全凭生产企业自说自是,史立臣表示。

  营业医师王兴国也表示,口服胶原蛋白之所以成为时髦的保健方法,与厂商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事实上,为获得高额回报包括胶原蛋白上市公司在内的生产企业在广告上投入颇多。

  贵州百灵邀请了章子怡作为形象代言人,东方海洋则邀请了赵雅芝,业内人士称虽然不清楚具体广告代言费,但可以肯定的是价格不会低。而东宝生物还专门为此成立了北京设立营销公司,且已经通过多种渠道加大宣传其“圆素”品牌,其年报称为推广胶原蛋白投放大量广告,2012年销售费用大增57.79%。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