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吐槽因“五月病”没精神 专家称两者无关

编辑:chenglian | 出处: 腾讯


  更有甚者如网友“齐泱”,“不好意思我同时患有一月病到十二月病……我想我大概是病入膏肓,没救了吧……”言语之中极尽调侃。“琥珀酰明胶”还硬生生刷微博刷出“蒙古大夫”的级别,给自己开“方子”:“看了五月病那条微博,我确信我得了五月病,就是不知道,最后结果是痊愈还是病重,就目前看,完全没有好转的迹象……”

  “五月病”来自日本,和“五月份”没关系

  “五月病”到底是不是病?昨天,著名科普网站果壳网也对这个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开帖进行了讨论。原来,“五月病”这一词汇来自日本,在日本,学校的毕业和新学年的开始都在春天,四五月份一般是学生开始新的一段学习经历,或者刚毕业的社会新鲜人开始一段新的工作经历的时间。不少日本人在此时节意志消沉、慵懒倦怠、抵触上学上班,这种病症被日本医学界称为“五月病”。主要表现为饮食习惯改变,失眠,兴趣减少或注意力分散,对履行社会职责有抵触感,反应迟钝或敏感等。而日本所谓的“五月病”和网友所谓的“春困提不起精神”是完全两码事儿。

  所以, “五月病”的成因并不是月份,而是不适应环境的突然改变。随着网友“冬羊夏喵”的一声感慨,不少跟风“五月病”的网友才发现,放到中国的话,不应该是“五月病”,而是“九月病”才对。“五月这么好,阳光照在绿叶上,树木也繁茂,花朵都盛开,夏天才来到。你们干!吗!得!病!”同时加注标签,“#五月病什么的多矫情# ”

  ■专家建议

  季节交替时要多锻炼 排解负面情绪

  南京脑科医院医学心理科主任李箕君告诉记者,网友们说的“季节性懒惰症候群”,在专业上没有这样的提法,但这就类似于“季节性抑郁”。其实在临床上也发现,每到这个季节,就很容易出现情绪波动,“五月份处于春夏交替的时节,人体的新陈代谢比较旺盛,可能出现内分泌的紊乱,出现情绪波动也比较正常。”李箕君主任说。另外,一年快接近一半了,对于一些行业来说,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也容易出现倦怠;一年的任务完成不了,老板可能还要增加工作量,可能会让人更加焦虑。而大家都知道的“春困秋乏”,其实“春困”也是人在春天生理上的一种自我调节。另外,到了五月,也到了高考前和大学生就业前的焦虑期,所以“五月病” 学生一族“中招”的也比较多,在网上,不少网友感觉到“中枪”,“看到一些症状,会自然而然地对号入座了”,李箕君主任说,其实这些属于正常的现象,如出现烦躁、焦虑等情绪时,要意识到这是季节性情绪波动,不必太过在意。

  人到春天尤其要注意合理作息,把握好工作的时间和进度,适当减少工作量,多一点户外活动。可以为自己选择一个好天气出去走走,散散步、爬爬山、骑骑车……感受春天大自然带来的生机,会令你感觉生活也随之明媚起来。此外,运动过后,大汗淋漓,不良情绪就被排解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