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分析
缺乏父母正确的关爱,孩子更容易早恋 采访对象:心海榕心理咨询机构首席专家于东辉
对孩子来说,在家里得不到的爱与温暖,最终会向外索取。情书就是表达爱或索取爱的一种方式。我们在做儿童辅导时,可发现一个明显的倾向,凡是缺失爱与温暖的家庭,孩子就特别容易早恋与上网成瘾。爱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失的心理养分,就像一棵树在面对阳光一样,只要有一切的可能性,这棵树都会追逐阳光的温暖,孩子的心理也是如此。
早恋越来越低龄化大概有两个原因:一:家长给予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正确的爱与温暖却越来越少。许多家长会认为给予了孩子足够的爱,甚至认为自己的一生都是为了孩子。但事实上,有良好的意愿并不等于实际行动,有太多负面的悲剧事件,在每一段痛苦的亲子关系背后,往往不是缺乏爱,而是缺乏正确的爱。例如许多家长会过度关注孩子的成绩及在学校的表现,而极少去关注孩子的内心感受。这一做法在家长看来是为了孩子未来负责,是爱孩子的表现;但在孩子却未见得如此。他们会认为,家长只关心我的成绩,并不一定爱我,并从身边的人中寻找能真正关心自己内心的,一旦有合适的对象,情书就自然产生了。二:社会的开放,导致孩子从小就接触到过多的爱情与性。各种相关的讯息已经不分年龄地在孩子心中流动,容易诱导产生对情与性的好奇,一旦有所涉及,自己也在冲动下写出一封封情书了。
七嘴八舌 家长的话
儿子今年7岁,听说有个女生偷偷喜欢他,我感觉很欣慰,证明儿子很优秀,我还对他说,“你要好好学习,不然人家就不喜欢你了!” ——— 小兵爸爸
老师的话
班上曾有一个男孩子每天给一个女孩送饮料,我就开玩笑地说,能否给老师也送。男孩子意识到这样做“有问题”后,慢慢减少了对女孩的关注。孩子都有叛逆心理,最好不要明确跟他说不能这样,可让他意识到,自己的做法不妥。 ——— 刘老师
方法论
1
小学1-2年级 家长别紧张,这不过是孩子的模仿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于爱情缺乏应有的认识,只是停留在单纯的喜欢阶段,还不会有具体行为上的表现,更多是种简单的模仿。如果家长遇到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写情书或表达出情爱语句的表现时,千万不要过度紧张,这只是孩子的一种自然模仿,如果反应过度,反而对孩子造成一定的心理阴影,对其成年的恋爱过程,形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可试下这几个方法:
1:营造轻松的沟通氛围,尽量用和缓的语气与孩子沟通,就当成是小孩子间的一种玩笑。
2:要用肯定的语气,告诉孩子这些行为不是与年龄段符合的行为,现在不可以做。
3:对异性有好感的话,可以用其他的方式表达,或者藏在心中,并不需要立即表达出来。
有妈妈在询问,快来帮助她!
女儿和班上一个男生很要好,我该担心早恋问题吗?
孩子早恋该怎么处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