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冤狱当事人前妻:无准生证胎儿遭强制引产

编辑:chenglian | 出处: 网易


  从杭州回来后,她开始拖着有孕之身,骑着电瓶车四处找人。这辆电瓶车是张高平送给她的唯一礼物。

  小琴总算找到了一位老乡,帮她找了位律师。律师答应只收3000块钱律师费。小琴手上没有钱,她骑着电瓶车,跑了好几家张高平之前拉货的厂子,凑够了律师费。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小琴说,她除了每天为张高平流泪,也想不出别的办法。

  胎儿一天天长大,快八个月了,小琴说,她很想生下这个孩子。但由于张高平与前妻有两个女儿,小琴办不了准生证,一天晚上,计生办的人带着她去做了引产手术。

  孩子没了,丈夫又在看守所,小琴的生活突然变得无比孤独。

  她眼中的张高平

  与张高平的相识,是在1998年,那一年,小琴刚满17岁。

  在浙江昱岭关一家酒店当服务员的小琴,经常看到开着大货车张高平前来吃饭。因为同是歙县老乡,小琴和张高平渐渐熟悉了。

  张高平多次劝她回歙县县城打工,认为一个女孩子独自在异乡没人照顾。第二年,小琴果真来到了县城,但工作并不好找。张高平对小琴非常关心,而弱小无助的小琴对张高平也十分依赖,找不到住处,她临时住在张高平的家里。

  此时,她才了解到,张高平的妻子几年前就离开了家,留给张高平两个年幼的女儿。终于,小琴和张高平住到了一起。2002年,符合法定结婚年龄后,小琴与张高平领取了结婚证

  “他平时大大咧咧的,心不细,但对我真的很好。”小琴说,张高平是为人非常真诚的一个人,所以在外面才有很多朋友,能接到很多业务。

  在小琴眼里,张高平的老实也是缺点,太老实了,就是一种傻。“他为什么要带那个女孩子(受害人王冬)去浙江?如果不带她上车,不就什么事都没有了吗?当年我去浙江见过他几次,每次去都埋怨他。”

  无处安放的伤痛

  谈到与张高平离婚,小琴说,男人坐牢,孩子没了,在她背负巨大精神压力的时候,最需要有人安慰,这时候她认识了现在的丈夫,丈夫在当地一家农贸市场帮人打零工,两人的女儿如今有7岁了。“张高平判的是无期,那时他也同意离婚,我们是调解协议离婚的,最后一次去看他时,我把身上仅有的100元钱交给了他。”

  今年3月26日,浙江省高院对张高平叔侄案公开宣判,撤销原审判决,宣告张高平、张辉无罪。案子宣判前一天,张家的十几个亲戚朋友就赶到杭州。从媒体报道中,小琴看到了这样的内容:家里亲人朋友组成车队,开到杭州迎接他们回家,走到歙县县城,就开始每走一段停下来放鞭炮庆祝,到村口的时候,村里老老少少出来迎接。亲戚朋友给张家送了价值几万块的烟花爆竹,从两人回家那天起,张家连续三天宴请宾客,连放三天鞭炮烟花,门口红红的鞭炮纸堆积了厚厚一层。

  小琴说,他们叔侄“清白”回来,她内心也很高兴。随后不久,她收到了张高平寄给她的“无罪”判决书。“我知道,他这样做是想让我挺起腰杆做人。”

  在当地一家快餐店当服务员的小琴,生活再次被打乱。随后铺天盖地的媒体报道,开始让她手足无措,“打掉四个月的胎儿离婚”、“孩子毛衣未织完丢在地上”, “到张高平家讨赔偿款发生争吵”,她说,这起案件带给她的伤痛是无法言喻的,如今她在周围人和同事的眼里,却成了不折不扣的狠心、势利女人。

  “我才是一辈子真正的受害者。”小琴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