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乳牙龋齿,牢记四大招数
1、戒掉夜奶:6个月以上的孩子,要慢慢戒掉夜奶,不要含奶瓶睡觉。宝宝1—2岁后尽可能让他学会使用杯子喝奶、喝水,减少奶液和牙齿的接触时间,对龋齿的预防非常重要。
2、少吃甜食:比如蛋糕、点心、糖果等。宝宝1岁之前不要喝果汁,即便是鲜榨果汁,在1岁后也要少喝。直接给宝宝吃水果,对牙齿的损伤是最小的。这样既能保证孩子营养全面均衡,还锻炼了宝宝的咀嚼功能,也有助于口腔健康。
3、定期口腔检查:定期检查,早发现早治疗。3岁以上的孩子,可以开始涂氟,并且建议在乳磨牙、第一恒磨牙、以及第二恒磨牙萌出后,家长及时带去口腔诊所做窝沟封闭,保护好磨牙。
4、营养补充到位。宝宝能否有一口好牙,跟营养元素是否补充到位有很大的关系。首先,牙齿的主要成分是钙,充足的钙质是保证牙齿和骨骼发育的基础,可以维持牙齿的密度和硬度。而作为促进钙吸收的“搬运工”,维生素D自然也是必不可少的。而维生素A则参与牙釉质的形成,促进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和骨细胞的增值分化。如果维生素A摄入不足,会导致牙釉质发育不良,更易发生龋齿,还会使牙齿发育不全、参差不齐、易脱落等。所以,在均衡饮食的基础上,从宝宝出生后应该规律地每日补充维生素AD,可保证钙质摄入充足,更能促进牙齿的健康发育!
在2021全民营养周,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少年公益学院共同指导编写的《婴幼儿生长发育与营养健康指南》对维生素AD和钙的补充均给出了指导性的建议:如果膳食钙来源少,可每日补充150-300mg的钙制剂。此外,考虑到我国儿童维生素A缺乏和不足率很高,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也是突出的营养缺乏问题,宝宝出生后应预防性地每日补充维生素A1500-2000IU、维生素D400-800IU,坚持持续补充至 3 周岁。目前,我国广泛采用的是AD同补的方式,相当于每天一粒伊可新,即可满足宝宝对两种维生素的生理需求,更能让维生素A和维生素D一起发挥协同作用,不仅在预防龋齿方面,在提高宝宝免疫力、帮助宝宝长高、预防贫血等方面的作用也能达到 1+1>2 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