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时间”——规定看电视时间
2岁以下的孩子最好不要看电视,过了2岁后看电视的时间也不宜超过一小时。而且不管是看电视还是其他用眼,宝宝每隔20到30分钟应该休息一下,看看远景缓解视力疲劳。
“筛选内容”——选择合适的节目
家长在给孩子选择电视节目时,要尽量选择画面切换慢、语言讲话慢的动画,最好电视里的情节能和孩子一起做互动。这样对孩子的视听都有帮助,还能促进语言和智力发育。
“场外援助”——日常补AD,护眼更健康
除了遗传因素和后天用眼习惯会影响视力,营养也是视力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般来说,像DHA、维生素B族、花青素等物质,都能帮助保护视力,这就要求孩子的日常饮食要均衡且多样化。同时,作为婴幼儿期极易缺乏且膳食来源有限的护眼“最佳外援”,维生素A和维生素D也必不可少。
首先来说说维生素A,很多人都知道维生素A缺乏会导致夜盲症,这是因为维生素A是合成视网膜感光物质“视紫红质”的重要原料,视紫红质合成减少会降低暗适应能力,缺乏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夜盲症。但是夜盲症的出现,是在维生素A缺乏比较严重的情况下才会出现。而中国儿童主要以亚临床维生素A缺乏和边缘性缺乏为主,夜盲症已很少见,但维生素A另一个作用是维持泪腺管上皮细胞的完整性,使泪液得以正常分泌,泪液分泌正常不但能使眼球保持良好的润滑避免视疲劳,还可维持泪膜的稳定,保证正常的屈光度,无论是从缓解视疲劳角度还是维持泪膜角度,对预防近视都是大有益处的。
研究还发现,钙有助于调节眼部肌肉的活动能力,有效预防近视,维生素D作为促进钙吸收的关键营养,自然不容忽视。
然而,最新大样本流调数据显示,我国6月龄-14岁儿童维生素A缺乏率达47.98%,维生素D不足的比例也超过了50%。为弥补AD的不足,保护宝宝的眼健康,家长更应该遵循眼科医生和儿保专家的建议,从宝宝出生起额外补充维生素AD滴剂(伊可新)至少坚持服用至3岁,3岁后酌情补充至青春期,牢牢抓住宝宝视力发育黄金期,为宝宝智力、身高、免疫力发育奠定坚实的营养基础,对预防缺铁性贫血也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