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个月宝宝死于营养不良,这些喂养误区别再犯了!

  【“食补更科学”?AD哪里寻?】

  有些家长认为宝宝需要的营养素都能从食物中获取到,可谓既天然又划算。“食补”的理念并没有错,但并不能满足宝宝的全部营养需要,比如对孩子生长发育起关键作用的维生素AD,在天然食物中含量非常有限,维生素AD主要存在于动物肝脏中,但动物肝脏胆固醇过高,且作为解毒器官有一定的安全隐患,不宜给宝宝过多食用。深色蔬菜(胡萝卜、菠菜、南瓜等)中含有一定的维生素A原——β胡萝卜素,但它在人体内转化成维生素A的比例却很低(不足8%),而且还会受到烹饪条件的影响,宝宝的胃容量那么小,靠蔬菜得到充足的维生素A并不容易。

  食物来源不足、日照不足,加上宝宝每一次感染性疾病(感冒、腹泻、麻疹、肺炎等)都会导致体内储存的维生素A被大量消耗,导致了中国宝宝维生素AD缺乏的普遍性,而宝宝一旦缺乏维生素AD,会破坏呼吸道感染及消化道上皮细胞粘膜的完整性,导致宝宝抵抗力下降,增加病毒入侵和感染性疾病发生的几率。宝宝如果长期摄入不足,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影响视力健康,还会造成骨骼牙齿发育异常、生长迟缓等问题。因此,宝宝从出生后直到3岁都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AD,3岁以后也要看情况酌情补充,这两类维生素对于宝宝的成长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们一定要引起重视,根据中国宝宝的实际情况,选择科学合理的维生素AD制剂(如伊可新),每天一粒预防性补充,助力宝宝身体各方面的生长发育,为宝宝拥有强壮的体魄打下良好基础。

  【“榨汁更健康”?风靡≠科学】

  有的家长喜欢把水果或者蔬菜榨成汁给小宝宝喝,认为这样更易于吸收营养物质,还能补充一定的水分。但是在将水果和蔬菜榨汁的过程中,因为将果汁从富含纤维的果肉和果皮中强制分离出来,可能会损失一些在柑橘类水果以及水果蔬菜皮中发现的多酚和抗氧化剂,还可能将其中有益于健康的膳食纤维丢弃,从这一点来说比不上原形态的蔬果。此外,果汁中还含有天然糖分,摄入过多容易造成龋齿,影响宝宝牙齿健康发育。总而言之,1岁以内的宝宝不建议喝果汁,以免影响味觉,养成偏食挑食等不良饮食习惯。为宝宝补充水果时也要循序渐进,种类由少到多,时刻关注身体状况避免出现过敏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