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常挂在嘴边的“好事成双”,到底在说什么?

  汉语中有“好事成双”的说法,顾名思义是指两件好事情同时发生。多用于表达两个好消息带来的双倍喜悦之情。生活中,人们也常把“好事成双”挂在嘴边。那么“好事成双”的文化起源是什么?生活中又有哪些具象的体现呢?

  传统文化符号,寓意吉祥美满

  中华传统文化中,“双数”象征着吉祥圆满,预示着好运降临。人们将成双成对呈现的事物附加了美好的意义。当我们说“好事成双”的时候,也反映出内心的美好祈愿和希冀。

  中国自古就有“好双忌单”的习俗,普遍将偶数视为吉祥数,而认为奇数有不祥之兆。这种观念已经渗透在人们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比如,我国民间有取“双数讨好彩头”的说法,亲朋好友结婚随份子、送礼物的时候,多会选择双数份;人们在选择号码如车牌号、门牌号或电话号码的时候也会更加倾向于双数号,以及重要仪式的日期,如登记、结婚的时候也多会将双数日期定为良辰吉日。这些普遍存在的民俗现象,说明“好事成双”的说法在我们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中得到了贯彻。

  完美默契配合,成就精彩表现

  我们常把两个不可分割或者按情理应为一体的人、物或事融在一起,称之为“双”或“对”,凑对儿也是为了让好事成双。比如许多节目都是二人同台的表演形式,完美契合了“好事成双”的内涵。像文艺晚会上一般都是一男一女搭配主持;又如传统曲艺中的双簧和相声,必须要两个人互相配合才能呈现不一样的节目效果。

  完美搭档还常见于体育赛事中。竞技体育比赛中团体项目必不可少,一般常见的有男子双人、女子双人或者男女混合双人等组合形式。团体赛需要队员团结协作共同完成,考验两人之间相互配合的默契程度,凭借完美搭档之间的默契配合,才能赢得赛场上的精彩表现。

  不论是演艺组合还是体育搭档,都是靠二人默契配合,共同努力缔造“好事成双”的佳话。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