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菌群失调是怎么回事?不要亲手毁掉孩子的健康!

  肠道不仅是消化器官,也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是人体内菌群聚集的主要场所。肠道菌群具有生物拮抗、免疫刺激的多种功能,并通过参与人体消化吸收,改善代谢机能。当有益菌(益生菌)占据优势地位时,可以通过定植、占位有效阻止和杀死有害菌,从而提高肠道机能,调节免疫应答,改善过敏、黄疸等问题。但是,这一切的前提是肠道菌群能够保持平衡,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宝宝的健康也就岌岌可危了!

  【菌群紊乱,百病之源】四大因素影响肠道菌群

  便秘、腹泻、免疫低下、过敏是婴幼儿常见健康问题,且都与肠道菌群失调有关。那么,为何有的宝宝屡屡出现肠道菌群失调的问题呢?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来了解一下肠道菌群。

  新生儿的肠道内几乎是无菌的,出生几小时后,母体的产道、肠道、体表、乳汁以及出生时外环境中的细菌随即在其肠道中安家落户并快速增殖,最终形成一个巨大而复杂的生态系统——肠道菌群。肠道菌群主要由三股“势力”把持——有益菌、有害菌以及中性菌,三大菌群的数量并不总是固定的,很多因素都有可能影响肠道菌群平衡:

  1、饮食因素

  长期进食高脂肪、高蛋白者,会导致双歧杆菌、乳杆菌等有益菌下降,而肠球菌和肠杆菌等有害菌增加,从而出现肠道菌群紊乱;膳食纤维是肠道益生菌的食物来源,缺乏纤维食物摄入的宝宝也更容易肠道菌群失调。此外,饮食不洁可引发细菌感染,与肠内有害菌相互“勾结”,使益生菌落于下风,破坏肠道微生态平衡,导致腹泻、腹痛、呕吐等肠胃疾病。

  2、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严重影响了肠道菌群环境,抑制肠道正常菌群生长,还会导致正常肠道菌群中具有抗生素抗性菌株的增加,而这些“耐药菌”很有可能加重病情,甚至造成其它器官感染。研究显示,即便使用一次抗菌药物,也会减少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之类的有益菌,并增加潜在的致病菌。抗生素的滥用已成为人类健康不可忽视的威胁,正处于生长期的宝宝更要谨慎使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