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疗”真的有用吗?宝宝食补需警惕这些误区!

  效果误区:安全且无副作用?

  上文已经说到,人们之所以对食疗如此推崇,是觉得天然食物即便没有治疗效果,但总归不会有副作用。但大量研究和事实都表明,这种说法是不对的。食物在正常的食用情况下,对健康人体确实是安全的,但过度食用某种食材,食疗不仅难以达到补充效果,还会产生副作用。比如,有些妈妈为了给宝宝补充维生素AD而给宝宝食用大量动物肝,动物肝脏是维生素AD的主要食物来源,但由于肝脏属于动物的代谢、解毒器官,动物体内的有毒物质或饲料中的抗生素、激素、重金属等也会进入肝脏代谢,所以肝脏中除了营养成分,还是一些有害物质的聚集地,对宝宝的健康有着潜在风险。还有些妈妈认为胡萝卜营养丰富就让宝宝多吃。事实上,胡萝卜中的主要营养成为为“类胡萝卜素”,是维生素A的前体物质,吸收进入人体后在肝脏及小肠粘膜经过酶的作用才会转化成维生素A。但是,转化过程中会降低生物利用度,并受到烹饪方法、是否有脂类物质参与、进食量多少等因素影响,转化率非常低(不足1/12),最终到达宝宝体内的维生素A 根本不能满足生长所需。尤其是0-3岁的婴幼儿群体,肠胃消化系统、咀嚼器官尚未发育完全,胃容量有限,要想摄取到充足的维生素A,前提就是要进食大量富含β胡萝卜素的蔬菜水果,但可能出现“胡萝卜素血症”,使宝宝的皮肤变黄,而且宝宝胃容量有限,过多食用单一食物势必会影响其他食物的摄入,反而易造成营养摄入不均衡而导致营养不良。

  所以,日常可以给宝宝适当食用动物肝或胡萝卜,但切不可当做维生素A的唯一来源,这样食疗很可能会危害宝宝健康。鉴于维生素AD的特殊性以及对宝宝健康的重要性,补充维生素AD制剂是最为便捷、有效、可控和经济的方式,建议每天给宝宝补充生理需要量的维生素A(1500-2000国际单位为宜,即每天一粒伊可新),AD协同作用,更能有效提升宝宝抵抗力、维护视觉发育、促进骨骼发育,帮助宝宝长高,预防缺铁性贫血的发生。

  对于食疗,我们可以采取辩证的态度,但不要盲目相信,宝宝生病应寻求专业建议,营养补充也要讲究科学,这样才能守护宝宝健康成长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