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妈妈十大“作死”育儿经
编辑:Jade 出处: 妈妈网
“你以为你生的孩子就是你的?你以为自己的孩子想怎么养就怎么养?现实会给你当头棒喝!在我们家,我怀胎十月生出来的孩子是全家人的,我的整个育儿过程就是各种‘老经验’、‘老传统’发扬光大的过程,也是各种科学育儿理念泯灭的过程……”妈网网友@豆豆妈来稿大吐苦水:婆婆妈妈的传统育儿经让家庭矛盾不断,也让宝宝平白受

  3、过早添加辅食

  “我妈啥都好,就是特别爱跟别人比。前几天听说楼下奶奶两个月大的小孙女开始喝粥喝米汤了,就要给她孙子加辅食。我们家宝宝也才三个月不到啊,加辅食至少得等到四个月。可婆婆也说我奶水不足,得给她亲孙子‘喝点米汤好长个’。结果?才喝了两顿,宝宝就拉肚子了,吃药调养了十天八天才调整了过来。”

  【小编叨叨】4-6个月前,宝宝的肠道发育尚未成熟,消化酶很少,过早添加辅食,宝宝会出现明显的消化不良,例如腹泻、便秘、大便发绿、大便里有食物颗粒等。此外,小宝宝肠道屏蔽作用发育得不好,辅食中大的蛋白分子能够进入肠道,能够被吸收,这时就容易引起宝宝过敏现象。“欲速则不达”,这个道理在育儿领域也是适用的,养娃,还是得一步一个脚印。

  4、嚼碎喂食

  “宝宝八个月开始吃烂饭,可刚开始咀嚼能力还不强,总是嚼不烂就吞了,常常有些噎到,或者直接吐出来。我婆婆想出了一个‘妙计’,自己把饭嚼烂了再喂给宝宝吃。我阻止她,她还以为我嫌弃她,‘我身体好着呢,没病没痛的,怕什么?’就这么让婆婆喂了一个月,宝宝就腹泻了2次,第一次还以为宝宝消化不良,第二次感觉有些蹊跷,医生听我们描述了一下平时喂食的情况,指出问题很可能就出在嚼碎喂食上。”

  【小编叨叨】很多人以为身体没生病,口腔里就没有细菌,但其实唾液里的细菌一直都在,而且种类和数量都特别多。宝宝的肠胃本身就比大人娇弱,嚼碎喂食很容易将大人口腔里的细菌带到宝宝的身体里,造成腹泻等消化道疾病。可就小编的经验看来,嚼碎喂食的现象普遍存在,估计这些家长是把宝宝当成是小鸟小猫了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