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什么是母乳性腹泻?
有些吃母乳的宝宝会出现母乳性腹泻的症状,若妈妈发现宝宝一天的大便次数达到3-7次,大便淡绿色,呈泡沫稀水状,便便上有泡沫和奶瓣,还散发着酸臭味,有时候还带有条状的透明粘液;腹泻时没有发热,宝宝没有明显的痛苦与哭闹,大便化验没有感染方面的异常,腹泻程度一般,没有其他症状;宝宝精神活泼,食欲良好;虽腹泻病程较长,但体重增长每10天在300左右,迁延不愈;这就是母乳性腹泻。母乳性腹泻并非疾病,但如果腹泻时间长则有可能导致生长停滞、营养不良等严重后果,需要及时治疗。
母乳性腹泻
母乳性腹泻,顾名思义就是母乳引发的腹泻,多见于出生6个月以内的宝宝,是宝宝肠胃无法消化母乳而引起的。原因多与母乳中含有较多的前列腺素E2有关,这种物质能促进小肠平滑肌运动,增加水和电解质的分泌而产生稀便。也可能与妈妈饮食过于油腻有关。
母乳性腹泻会随着宝宝成长而逐渐消失,添加辅食后母乳性腹泻症状也会好很多,妈妈不必停止喂奶。但是,若宝宝长期腹泻严重,则可能导致生长停滞、营养不良等严重后果,需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