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慎用药物。不少感冒、止咳或止痛药物含有抑制眼泪的成分,可加重干眼症症状,最好暂时远离。
10.特殊孕妈妈需要特别对待,如妊高症患者要当心眼底病变,如眼底血管痉挛、视网膜出血、水肿等;高度近视的孕妈妈要防止视网膜脱离,故要定期到医院做眼底检查。患有糖尿病者则要控制好血糖。
孕妈妈耳朵的护理
孕期耳朵问题
孕妈妈全身水量猛增约4升,这些水分主要潴留在组织间隙,耳朵也在其中,所以易发生症状或疾病,如分泌性中耳炎、梅尼埃综合征、听力减低、耳鸣等。
应对办法
从孕早期开始,孕妇的低频区听力(150-500赫兹)即有所下降,并在孕期的中、晚期继续加重,但幅度均在生理限度以内,待到产后3~6个月可望恢复正常。耳鸣也可随着孕期结束而逐渐恢复正常,并在以后妊娠中几乎不会重现;也可做做护耳操(方法:定息静坐,咬紧牙关,以两指捏鼻孔,怒睁双目,使气窜入耳窍,至感觉轰轰有声为止;每日数次,连做2-3 天)。若得了分泌性中耳炎,宜多做吞咽动作,必要时到耳鼻喉科治疗。梅尼埃综合征发作时出现头晕,要静卧,进清淡低盐饮食,限制入水量,间歇期要勤锻炼以增强体质。
孕妈妈孕期做好眼耳鼻的护理
护耳小妙招
1.补足营养,如富含维生素A、叶酸、维生素B12的食物,如鱼、禽、动物肝、蔬果、蘑菇等。
2.根据孕期以及妊娠反应的程度,合理安排工作、活动与休息,做到劳逸调度适当。
3.避开噪声,少听耳机,听时音量别开得太大,时间不要太长,每隔半小时让耳朵休息一下。
4.严防感冒,防止中耳炎发生。
孕妈妈鼻子的护理
孕期鼻子问题:
*常流鼻血。孕期,尤其是孕7个月后,血液中的雌激素浓度可超出孕前20倍以上,促使鼻黏膜发生肿胀、软化、充血,加上鼻腔血管壁脆性增加,故容易破裂而引起鼻出血。
*妊娠期鼻炎(又叫血管舒缩性鼻炎)。雌激素水平增高,引起鼻黏膜的超敏反应,导致小血管扩张、组织水肿,出现鼻塞、打喷嚏、流涕等症状,约20%的孕妈妈可受累,分娩后可痊愈,且不留后遗症。
应对办法:
孕妈妈一旦鼻子出血,应迅速坐下,用拇指和食指压住鼻翼根部,持续5~10分钟,并用冷湿毛巾敷额或鼻部,一般出血可止住;如果出血严重,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黄体酮药物,降低雌激素对鼻黏膜的刺激作用而止血。
妊娠期鼻炎一般不用药物治疗。症状较重者可适当用点血管收缩剂,如1%麻黄素液滴鼻,疗程不超过3~5天。如无效时,可在清除鼻腔分泌物后,酌用鼻腔喷雾剂,或采用下鼻甲粘摸下注射给药,症状改善可保持3~6周。
护鼻小妙招:
1.多吃些富含维生素C、E、K的食物,如青菜、红豆、瘦肉、乳类、蛋类等,以增强血管弹性,改善鼻腔黏膜的血流循环,减低鼻出血或罹患鼻炎的几率。
2.改善环境,如定时开窗换气,勤洗头、洗澡,勤更换枕头、被褥,避免落尘和霉菌滋生,远离“二手烟”以及污浊的空气,减少对鼻粘膜的恶性刺激。
3.重视鼻腔卫生。每次洗脸结束时,不妨用湿毛巾洗洗鼻腔;保持口鼻的温暖湿润,减少干冷空气的刺激;室内空气干燥时,使用加湿器来补充空气湿度;避免过度刺激的气味,如蚊香、烧香、油漆、清洁剂等。
4.预防感冒。秋冬季节或感冒流行期间,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外出需戴口罩,室内可用白醋熏蒸的方法来进行空气消毒。如果不慎受凉,可及早服用生姜红糖水以驱除“寒邪”,尽量减少鼻炎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