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怎样对胎儿进行性格培养?
性格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人生的发展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人的性格早在胎儿期已经基本形成。这一点已被专家们所证实。因此在怀孕期注重胎儿性格方面的培养就显得非常的必要。胎儿性格的形成离不开生活环境的影响,母亲的子宫是胎儿的第1个环境,小生命在这个环境里的感受将直接影响到胎儿性格的形成和发展。
美育胎教 打造胎宝宝的高雅范儿
许多研究表明孕妇的精神状态、情感、行为、意识等也同样可以引起激素分泌的异常改变,影响到胎儿的性格形成。
如果母亲热爱胎儿,不论在任何不良环境中都能够表现出坚强的个性,那么对胎儿则产生不同的效果。
心理学研究证明,胎儿能敏锐地感知母亲的思维心理活动及母亲对自己的态度。所以说胎儿也并不像人们想像的那样娇弱。
8.怎样把握胎儿的性格?
我们知道,人的性格是在其社会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然而,"人之初"的心理体验为日后的性格形成打下了基础。母亲的子宫是胎儿接触的第l个环境,小生命在这个环境里的感受将直接影响到胎儿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如果这里充满和谐、温暖、慈爱的气氛,那么胎儿幼小的心灵将受到同化,意识到等待自己的那个世界是美好的,进而逐步形成了热爱生活、果断自信、活泼外向等优良性格的基础。反之,倘若夫妻生活不和谐,不美满,甚至充满了敌意和怨恨,或者是母亲不欢迎这个孩子,从心理上排斥、厌烦,那么胎儿就会痛苦地体验到周围这种冷漠、仇视的氛围,随之形成孤寂、自卑、多疑、怯弱、内向等性格的基础。显然,这对胎儿的未来会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未来的父母应把握这一特点,为孩子一生的幸福着想,从现在起,尽力为腹内的小生命创造一个充满温暖、慈爱、优美的生活环境,使胎儿拥有一个健康美好的精神世界,使其良好性格的形成有一个好的开端。
9.怎样对胎儿进行行为培养?
行为也是一种语言,只不过它是一种肢体的语言。孕妇的行为通过信息传递可以影响到胎儿。
我国古人在这方面就早有论述,古人认为,胎儿在母体内就应该接受母亲言行的感化,因此要求妇女怀胎时就应该清心养性、守礼仪、循规蹈矩、品行端正,给胎儿以良好的影响。
明代一位医生认为"妊娠以后,则需行坐端严,性情和悦常处静室、多听美言,令人诵读诗书,陈说礼乐,耳不闻非言、目不观恶事。如此则生男女福寿敦厚、忠孝贤明,不然则生男女鄙贱不寿而愚顽。"
可见早在古代时人们就已经懂得了母亲的良好行为对后代的影响。时至今日虽然我们已经进人了高科技时代,但我国的古代胎教学说却一直被中外学者所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