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教授、主任医师王子莲建议,糖尿病患者准备怀孕前,应该到医院彻底检查自己的心血管功能、肾功能、眼底情况等,同时要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血糖在7左右、糖化血红蛋白在6%以下,维持两三个月,只有器质性病变较轻、血糖控制较好的情况下才能开始怀孕。
同时,计划怀孕的糖尿病患者,应在计划怀孕前六周把口服降糖药改为皮下注射胰岛素,因为口服降糖药的分子可通过胎盘,造成胎儿低血糖甚至引发胎儿畸形,而胰岛素分子无法通过胎盘,已被证实对“糖妈妈”和胎儿是安全的。
翁建平提醒,有研究显示,“糖妈妈”对自己血糖监测越频密,胎儿畸形率、巨大胎儿率的风险就越低,因此,“糖妈妈”使用胰岛素治疗后,一定要注意每天进行4~6次的血糖监测,以免因母体低血糖引起胎儿低血糖。
2、妊娠糖尿病:
虽较易控制但存在远期影响
在中国约有7%的女性会在怀孕期间出现妊娠糖尿病,比白种人孕妇2.7%的患病率要高。和糖尿病合并妊娠不同,怀孕后才出现血糖异常的准妈妈血糖波动相对较轻,大部分通过饮食和运动调节就能成功控制血糖,只有小部分需使用胰岛素。生完宝宝后,女性体内的激素水平再次改变,大部分妊娠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能恢复到正常水平。
不过,如果妊娠糖尿病控制得不好,同样会对母婴产生不利影响。不仅如此,妊娠糖尿病对妈妈和宝宝还存在远期影响。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产科主任侯红瑛表示,研究发现,曾患妊娠糖尿病的女性,在随后28年内发生糖尿病的几率达七成。孩子日后患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冠心病的风险也会上升。
高危人群首次孕检就应筛查糖尿病
侯红瑛提醒,除了怀孕前已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外,所有准妈妈都应在怀孕24~28周接受糖尿病筛查。其中,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曾患妊娠糖尿病、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准妈妈,属于有糖尿病高危因素的人群。“研究显示,怀孕早期血糖控制得不好的孕妇,胎儿畸形率非常高,所以,有高危因素的准妈妈在首次孕检时就应进行糖尿病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