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也看到一些孕妇分娩过程中,丈夫在身边,表现得痛不欲生,甚至不能与助产士很好的合作,我们将丈夫劝出去,由助产士进行导乐陪护,产妇就变得安静,听话,产程就很顺利。
在分娩中会有血,会有鲜血淋淋的伤口,对任何一个人都是一种刺激,尤其对从不接触医疗工作,从未见过伤口的丈夫来说更是恐惧,目睹鲜血淋淋的侧切伤口,有的个别丈夫会呕吐不止,更夸张的是会晕倒,而且这种在分娩中的负面印象会在未来的生活中长久挥之不去。这确实如奥当医生说的“可能会破坏夫妻之间的性吸引力,导致他们变得像朋友一样直至离婚;有些男性还会患上和产妇一样的“产后抑郁症”;一些男性还会因此患上精神分裂症或其他心理疾病。” 分娩后的夫妻感情,以至于丈夫们的心理创伤,在我国还无法考证,现在离婚率高是否与丈夫陪产有关更不得而知。
所以,我同意米歇尔奥当医生的观点,丈夫最好不参加陪产。实际上我们在产科应该提倡的是导乐分娩,由有分娩经验的助产士陪伴进行分娩是最人性化的。在北京玛丽妇婴医院,我们的助产士都是30-40岁左右,有分娩经验,在临床工作十余年的同事,她们性情温柔,对工作精益求精,经过导乐―音乐拉马兹呼吸法的培训。我们将音乐床和拉马兹分娩法结合起来,在产程中将呼吸,宫缩和音乐的节拍协调一致,悠扬的音乐放松了产妇焦虑紧张的心情,音乐床振动的按摩,舒缓了产妇紧张僵硬的肌肉,由助产士在产程中陪伴在产妇左右,抚慰和指导产妇,使产妇顺利度过人生最艰难的时刻,成功的由女儿晋升为伟大的母亲。在我院分娩的一些产妇很让人敬佩,她们克服困难,愿意把最美好的形象留给自己的丈夫,拒绝丈夫陪产,很顺利的完成分娩过程。
因此我认为丈夫陪产不必勉强,不必提倡,丈夫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就可以陪产,但是作为医院来说,我们更应该提倡导乐陪伴,普及音乐拉马兹导乐分娩,这对于产妇来说更实际,更解决问题,更人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