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由于免疫力还不是很强,容易被一些疾病侵袭,比如受到感染的概率就比较大,那么这个时候就要引起家长的重视了。首先要先判断一下感染的源头,然后再及时治疗,及时处理,以免给孩子留下后遗症。那么新生儿感染的护理诊断应该怎样呢?家长又该怎么进行护理呢?
新生儿感染的护理诊断
新生儿如果由于一些原因导致感染了,会在一些临床症状上表现出来,比如下面的一些护理上的症状:
1、全身症状:常无特异性表现,常与其他疾病,如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疾病混淆。大致表现为:
(1)精神状态:有短暂的烦躁不安,以后转为反应弱、嗜睡、哭声无力甚至昏迷。
(2)面色:发暗、发黄、严重时发青、白或紫。
(3)吸吮:吸吮力减弱,吸乳量少,甚至拒乳。常有恶心、呕吐及腹泻。
(4)活动:烦躁时哭闹多动,但很快活动少,甚至不动。
2、局部症状:仔细检查可发现局部病灶,常见为脐部、皮肤、耳、指(趾)甲沟、眼、口腔、或产伤部位。也要注意内脏病变,如肺、肝、脑膜炎、泌尿系感染、产道感染等。
新生儿感染应该怎样护理
1、要注意卫生,在每次护理前均应洗手,以防手上沾污的细菌带到新生儿细嫩的皮肤上面发生感染,如护理人员患有传染性疾病或带菌者则不能接触新生儿,以防新生儿受染。
2、对新生儿儿实行保护性隔离,尤其加强口腔、皮肤及脐部的护理,发现微小病灶立即与医生联系以便及时治疗。
3、注意消毒隔离,特别是医疗器械使用前后必须严格消毒。
4、合理营养。新生儿期营养需求量高,但消化代谢功能有限。因此,对营养既要求足够量来保证生长发育的需要,又不能过量喂养,以免造成新生儿胃肠道的过重负担,适当掌握合理营养对增强体质和抵抗力最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维生素C能刺激身体制造干扰素,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可增加抗体,清除病毒和细菌,从而增强免疫力。
5、预防接种。新生儿时期虽然从母体来的免疫球蛋白提供了一些抗体,但对于许多传染病仍是一个高度的易感者。预防接种是抵抗病菌的有效方法,可以通过早期有效的预防接种来防止对新生儿危害最大的传染病的发生,如结核病、乙型肝炎等。
除了上述几个需要注意的以外,新生儿的护理者一定要养成勤洗手,勤换洗的好习惯。还有勤开窗户,加强室内通风也是很重要的。新生儿本来体质就弱,对疾病的免疫力低,尤其是感染后。所以一定要在儿科医生的指导下,对新生儿进行专业的护理。
月经能够侧面的反应女性的身体健康状况,所以当月经出现异常时,值得重视!那月经血块特别大这一情况跟什么原因有关呢?
孕期便秘对孕妇身体影响大,便秘会让体内的毒素无法及时排出去,很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
产后漏尿不但影响健康,也会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所以产后漏尿的尴尬值得每个宝妈重视!
当发现宝宝有红屁股时,家长除了担心,也希望找到适合的办法来改善红屁股问题,那么宝宝红屁股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