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性心律过速

窦性心律过速

窦性心律过速:全面解析及应对策略

什么是窦性心律过速?

窦性心律过速是指由心脏窦房结发出的冲动速率超过每分钟100次的心律失常。通常情况下,成人的窦性心律过速速率在每分钟101-160次之间。其特点是心率逐渐增快或减慢,而非突然变化。这种心律失常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可能由生理性或病理性因素引起。

窦性心律过速的常见病因

窦性心律过速的病因可以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大类:

  • 生理性因素:运动、情绪紧张、饮酒、饮茶、饮用咖啡等。
  • 药物因素:如异丙肾上腺素、阿托品等药物的使用。
  • 病理性因素:包括发热、低血压、缺氧、心功能不全、贫血、甲状腺机能亢进、心肌炎等。

窦性心律过速的症状与体征

窦性心律过速的症状因个体差异和心率增快程度而异:

  • 轻度心率增快时,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
  • 当心率过快时,可能出现心悸、气短、胸闷、烦躁等症状,甚至胸痛。
  • 心率超过180次/分钟时,可能导致心脏工作效率显著下降,无法满足机体需求。

体征包括心率增快至100-150次/分钟,少数情况下可达160-180次/分钟。生理性窦性心律过速通常为一过性,而由器质性心脏病引起的窦性心律过速则可能持续较长时间。

心电图诊断特征

窦性心律过速的诊断主要依靠心电图,其特征包括:

  • P波形态与正常窦性心律一致,且有规律地发生。
  • P波频率大于100次/分钟,通常在130次/分钟左右。
  • P-R间期大于0.12秒。
  • P-P间期在心动过速开始时逐渐缩短,终止时逐渐减慢。
  • PP间距短于0.6秒,或最长与最短的PP间距之差超过0.12秒(窦性心律不齐时)。

窦性心律过速的鉴别诊断

窦性心律过速需与其他心律失常进行鉴别,尤其是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和冠心病引起的ST-T改变:

1. 与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的鉴别

  • P波形态: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的P′波与窦性P波不同。
  • 频率: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的P′波频率多为100-180次/分钟,而窦性心动过速通常低于150次/分钟。
  • 发作形式: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为突然发作和终止,窦性心动过速则逐渐发生和终止。
  • P-P间期: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绝对规律,而窦性心动过速可能轻度不规则。
  • 迷走神经刺激:窦性心动过速的频率可逐渐减慢,但不会突然终止。

2. 与冠心病引起的ST-T改变的鉴别

  • 窦性心动过速时可出现ST段降低、T波平坦或倒置,但需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判断。
  • 冠心病患者在窦性心动过速时可能因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ST-T改变,恢复正常可能需要一定时间。

应对与治疗建议

如果出现窦性心律过速,应首先明确病因,判断是否为病理性因素引起。对于病理性窦性心律过速,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并在医生指导下采取适当的药物或非药物干预措施。

结论

窦性心律过速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其病因多样,诊断需依赖心电图,并结合临床表现进行综合评估。

参考来源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