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肝炎综合征

婴儿肝炎综合征

婴儿肝炎综合征知识科普

一、什么是婴儿肝炎综合征

婴儿肝炎综合征简称婴肝征,是儿科常见病,并非一种独立疾病,而是指婴儿期起病、伴有黄疸、病理性肝脏体征及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增高的临床症候群。多因产程中或产后感染引发,常于生后一个月左右发病,以肝内病变为主,病因复杂,预后差异大。

二、引起婴儿肝炎综合征的原因

  • 感染:以病毒感染最为常见,包含甲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巨细胞病毒等。
  • 遗传性代谢缺陷:糖代谢障碍、氨基酸代谢障碍、脂类代谢障碍以及其他代谢障碍,均可诱发婴儿肝炎综合征。
  • 肝内胆管及间质发育障碍:例如胆管发育不良、胆管囊性扩张、肝纤维化等。

三、如何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

  1. 护肝退黄。
  2. 防止出血倾向。
  3. 补充适当营养,促进肝脏修复功能恢复。
  4. 对于淤胆型患儿,补充适量脂溶性维生素,减少严重并发症出现。
  5. 对遗传代谢性、肝纤维化等引起的肝炎综合征,可进行肝移植治疗。
  6. 鼓励多饮水,增加胆红素排泄。
  7. 可少量输新鲜血、血浆或注射球蛋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了解婴儿肝炎综合征的定义、病因和治疗方法,有助于家长更好地护理患儿,提高患儿康复的可能性。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