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护理措施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护理措施

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因、影响及治疗方法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ITP)是一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疾病,属于慢性病范畴,常见于育龄女性,是产科中较为常见的血液系统合并症之一。由于其可能对生育能力和胎儿健康造成影响,因此备孕及怀孕家庭对此病高度关注。

病因与影响

ITP的主要病因是患者体内产生了针对自身血小板的抗体,导致血小板被破坏。妊娠合并ITP可能引发以下问题:

  • 孕妇出血风险增加,尤其是在分娩过程中。
  • 胎儿可能出现血小板减少,严重时可能导致颅内出血。
  • 产后感染风险上升,尤其是伴随贫血和免疫力下降的情况。

治疗方法

1. 日常护理

对于出血倾向严重的患者,日常护理尤为重要:

  • 卧床休息,避免外伤和过劳。
  • 避免服用影响血小板功能的药物,如阿司匹林等。

2. 药物治疗

妊娠期治疗

妊娠期的ITP患者通常无需终止妊娠,但以下情况可能需要特殊处理:

  • 若血小板持续减少且无法缓解,可在妊娠12周前考虑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 药物选择应尽量减少对胎儿的不利影响,例如通过抑制抗血小板抗体的合成或减少血管壁通透性来控制病情。

分娩时治疗

分娩方式的选择需综合考虑母婴健康:

  • 原则上优先选择阴道分娩,但需密切监测出血风险。
  • 若产妇血小板计数低于50×109/L,且有明显出血倾向,或胎儿血小板计数低于50×109/L,可选择剖宫产。

产后治疗

产后治疗需继续关注母婴健康:

  • 对产妇进行抗感染治疗,尤其是伴随贫血或免疫力下降的情况。
  • 立即检测新生儿脐带血小板水平,必要时给予药物治疗。

注意事项

ITP是一种可能复发的慢性病,尤其是在育龄女性中较为常见。因此,备孕和怀孕家庭需高度重视,定期检查血小板水平,并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结论

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可控的慢性病,通过科学的护理和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可以顺利分娩并生育健康的宝宝。

参考资料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