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多动症的表现症状

小儿多动症的表现症状

小儿多动症:表现、特征及应对

多动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障碍,主要表现为注意力难以集中、活动过度、情绪不稳定等问题。这种情况不仅对孩子的成长产生影响,也给家长、老师及周围环境带来一定挑战。以下是小儿多动症的主要表现及相关特征。

1. 注意力障碍

多动症患儿常表现为注意力难以集中,无法专注于一件事情,容易被周围环境中的视听刺激分散注意力。这种情况在学校课堂上尤为明显:

  • 上课时东张西望,心不在焉,听课时间很短。
  • 即使是看连环画或电视,也只能安静片刻,随后便要站起来走动。
  • 做事情总是半途而废,包括玩游戏。

2. 活动过度

活动过度是多动症的显著特征之一,患儿从小就表现出异常的好动:

  • 婴儿期可能表现为胎动频繁,出生后更显得不安分。
  • 学会走路后不愿久坐,学会爬楼梯后上下爬个不停。
  • 在学校上课时小动作不断,甚至擅自站起来走动。
  • 放学后像“离弦的箭”般冲出学校,回家后翻箱倒柜,忙个不停。
  • 晚上睡觉时也常翻动身子、磨牙或说梦话。

此外,部分患儿还表现出动作不协调,如无法完成系纽扣、系鞋带等精细动作,甚至可能出现斜视、发音不清或流口水等问题。

3. 感知觉障碍

多动症患儿可能存在感知觉障碍,具体表现包括:

  • 视-运动障碍和空间位置知觉障碍。
  • 左右辨别困难,经常反穿鞋子。
  • 听觉综合困难及视-听转换障碍。

4. 情绪和行为障碍

多动症患儿的情绪和行为往往不稳定,表现为:

  • 情绪易激动,稍受挫折便哭闹或发脾气。
  • 行为冲动,常主动与同学争吵或打架,不顾后果。
  • 缺乏危险意识,例如从高处跳下或直接喝滚烫的水。

这些冲动行为可能导致严重后果,需引起高度重视。

5. 社会适应不良

患儿在社会交往中常表现出适应困难:

  • 个性倔强,不愿接受他人约束。
  • 难以与同龄人相处,常与年龄较小的儿童玩耍。

6. 学习困难

尽管多动症患儿的智力通常处于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但学习成绩普遍较差。这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

  • 注意力不集中,导致课堂学习效果差。
  • 情绪波动影响学习状态。
  • 感知觉障碍(如视-听转换障碍、空间位置知觉障碍)影响阅读、算术等学习活动。

这些问题使得多动症患儿在写字、画画、手工等活动中也表现出困难,留级的比例较高。

结论

小儿多动症的表现症状十分明显,家长和老师应及时关注并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帮助患儿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

参考来源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