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治疗

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治疗

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原因与治疗方法

背景介绍

急性乳腺炎是哺乳期常见的乳腺疾病,尤其是在初产妇中发病率较高。这种病症通常发生在产后2-4周,主要表现为乳房局部疼痛、红肿、发热等症状。虽然急性乳腺炎可能给新妈妈带来不适,但通过及时的治疗和护理,病情通常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主要原因

  • 乳汁淤积:乳汁淤积是急性乳腺炎的主要诱因。导致乳汁淤积的原因包括乳头发育不良(如乳头过小或内陷)、乳汁分泌过多、婴儿吸吮不足、哺乳姿势不正确以及乳腺管不通畅等。
  • 细菌感染:细菌通常通过乳头的破损或皲裂处侵入乳腺。婴儿口含乳头睡觉或患有口腔炎的情况下,细菌可能通过吸吮直接侵入乳腺管,并沿淋巴管扩散至腺小叶,引发感染。

急性乳腺炎的症状表现

急性乳腺炎的症状通常包括:

  • 全身症状:发冷、高热、寒战、头痛。
  • 乳房局部症状:乳房胀痛、搏动性疼痛、乳房肿胀、局部硬结、皮肤红肿、发热、压痛等。

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治疗与护理方法

以下是针对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常见治疗和护理措施:

  1. 产前护理:在产前阶段,建议使用毛巾和肥皂清洗乳头,并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捏拉乳头,以增强皮肤韧性,减少哺乳期乳头破损的风险。
  2. 停止哺乳:患病期间应暂停哺乳,避免感染扩散。同时,保持饮食清淡,保持心情舒畅。
  3. 乳房清洁与排空:哺乳期要注意乳头的清洁,每次喂奶后应确保乳汁完全排空。如果乳房有奶胀感,可以用手挤奶或使用吸乳器排空乳汁。
  4. 乳头护理:如果乳头被婴儿吸破或出现皲裂,应及时进行治疗,以防止细菌感染。
  5. 中药辅助治疗:可以使用30克橘核煎水服用,帮助防止乳汁淤滞。

预防建议

为了降低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发生风险,建议新妈妈注意以下几点:

  • 保持乳头卫生,避免乳头破损。
  • 掌握正确的哺乳姿势,确保乳汁排空。
  • 定期检查乳房,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结论

哺乳期急性乳腺炎虽然常见,但通过科学的护理和治疗,大多数患者可以迅速恢复健康。

参考资料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