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手足口病的前期症状

小儿手足口病的前期症状

小儿手足口病:症状、特点及注意事项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主要影响婴幼儿,具有较强的传播能力。其发病初期症状类似于上呼吸道感染,包括发热、咳嗽、流涕和流口水等。以下为小儿手足口病的前期症状及相关特点。

1. 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状

1.1 急性起病及潜伏期

手足口病通常急性起病,潜伏期为3至5天。患儿可能出现低热、全身不适、腹痛等前驱症状。

1.2 皮疹及水疱症状

  • 口腔粘膜可能出现散在的疼痛性水疱,大小从粟粒至绿豆不等。
  • 手、足部位会出现斑丘疹和疱疹,初期为斑丘疹,随后转变为疱疹,水疱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约3至7毫米,周围伴有红晕。
  • 疱疹液体较少,破裂后可能形成糜烂面,但通常不会留下瘢痕或色素沉着。

1.3 其他部位的表现

  • 除了手足口部位,臀部及肛门附近也可能出现疱疹。
  • 偶尔在躯干和四肢也会发现类似皮疹。
  • 多数皮疹数天后干涸、消退,无瘙痒或疼痛感。

2. 可能伴随的全身症状

部分患儿可能出现以下症状:

  • 恶心、呕吐、食欲不振。
  • 咳嗽、流涕、头痛。
  • 手、足的指背及趾背部可能出现椭圆形或梭形水泡,水泡液体清亮,且长轴与皮纹一致。

3. 严重病例的表现

极少数患儿(尤其是3岁以下儿童)可能出现以下严重并发症:

  • 泛发性丘疹、水疱。
  • 无菌性脑膜炎、脑炎、心肌炎。
  • 肺水肿、循环衰竭等。

4. 病程及预后

手足口病的病程通常为5至10天,多数病例可自愈,预后良好,无后遗症。

部分病例可能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需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5. 注意事项

家长需密切关注患儿的症状变化,尤其是出现高热不退、精神萎靡或其他异常表现时,应及时就医。

总结

手足口病虽为常见病,但部分病例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需加强预防和早期干预。

参考来源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