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预防寨卡病毒

怎么预防寨卡病毒

寨卡病毒相关信息及预防措施

寨卡病毒简介

寨卡病毒(Zika virus)最初于非洲被发现,如今主要在巴西地区蔓延。截至目前,亚洲、非洲、美洲的45个国家均已出现感染案例。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国际紧急卫生事故。该病毒潜伏期尚不能完全确定,较权威资料显示为3 - 12天。

临床表现

  • 发热:一般为低热,高热较少。
  • 关节疼痛:涉及腕关节、膝关节等。
  • 斑丘疹:丘疹周围伴有发红底盘。
  • 结膜炎:非化脓性结膜炎。
  • 其他症状: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头痛、恶心、呕吐、腹泻、肌肉痛、皮肤瘙痒等症状。

预防措施

做好防蚊灭蚊

寨卡病毒主要通过伊蚊传播,我国广东、海南等多地有伊蚊存在。可采取使用驱蚊剂、在蚊帐内睡觉、避免野外露营、保持环境清洁卫生等措施,减少伊蚊滋生。

避免去往疫情爆发区

应避免前往巴西、委内瑞拉、墨西哥、哥伦比亚等重灾区,尤其是孕妇,以防胎儿感染。从这些地区回国的人群需重点检查,以便早发现、早控制。

提高自身免疫力

由于此前寨卡病毒未在中国大规模传染,国人普遍缺乏免疫力,因此提高自身免疫力可降低感染几率。

感染后对症治疗

感染寨卡病毒后症状可能不明显,但仍需对症治疗,注意休息、多喝水、减少体力劳动,一般一周内可痊愈。

了解寨卡病毒的相关知识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能降低感染风险,保障身体健康。

参考来源:本文内容根据医学科普常识整理,无特定单一权威站点,医学知识可参考专业医学期刊如《柳叶刀》《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等。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