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疝气怎么治疗好

小儿疝气怎么治疗好

小儿疝气的症状、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

小儿疝气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疾病,多因先天性原因导致。其主要表现为在肚脐孔或腹股沟区域出现包块,尤其是在孩子哭闹、站立时间较长或腹压增加时,包块可能会显现或变大。本文将详细介绍小儿疝气的症状、治疗方法及相关注意事项。

小儿疝气的症状

  • 肚脐孔或腹股沟区域出现柔软的包块。
  • 包块在孩子哭闹、站立或用力时更为明显,平静或平躺时可能会消失。
  • 大多数情况下,包块无痛,但若发生嵌顿疝,可能会引起疼痛、呕吐或其他不适。

小儿疝气的治疗方法

1. 非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直径小于1.5厘米的小型脐疝,尤其是2岁以内的患儿。这类疝气通常会随着孩子的发育和腹壁增强而自愈。

  • 弹性腹带法:

    此方法适用于新生儿和小婴儿。通过佩戴弹性腹带,可以防止脐疝过度膨出,同时保证腹部发育的弹性。白天佩戴,睡觉时松开,并定期调整松紧度。

  • 胶布粘贴法:

    使用宽约5厘米、长度超过患儿腰围6-10厘米的医用胶布,将疝囊压入并固定。粘贴时需确保疝囊空虚或呈内陷状态。一般每1-2周更换一次,连续使用3-6个月。由于操作复杂,建议由专业医务人员完成。

2. 手术治疗

如果患儿已满2岁且疝气未能自愈,则建议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在脐疝下方1-2厘米处作弧形切口,游离皮瓣,暴露腹直肌前鞘。
  2. 切开腹白线和疝囊,若疝囊不完整则切开腹膜。
  3. 回纳肠管,切除疝囊,并在疝环处缝合腹膜切缘。
  4. 横形缝合腹横筋膜,纵形缝合腹白线以修复脐环和薄弱区。
  5. 将保留脐孔的皮瓣按原位缝合。

手术治疗一般安全有效,术后需注意护理,避免剧烈活动。

注意事项

  • 家长应注意观察孩子的疝气情况,尤其是包块是否出现疼痛、变硬或无法回纳。
  • 若出现嵌顿疝等紧急情况,应立即就医。
  • 术后需避免孩子剧烈活动,遵医嘱进行护理。

总结

小儿疝气的治疗方法主要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具体选择需根据患儿的年龄、疝气大小及病情发展情况决定。家长应及时咨询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以确保孩子的健康。

参考资料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