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岁儿童身高体重标准

9岁儿童身高体重标准

9岁儿童身高体重标准及影响因素

9岁儿童身高体重标准

儿童期是生长发育快速阶段,有一定发育标准,男孩和女孩发育情况有别,家长需计算孩子身高体重是否正常。不过得出的数据并非绝对标准,只要孩子身高体重值在正常范围且身体无异常病症,家长不必过分担忧。

根据儿童体格发育调查结果,国家卫生部妇社司组织专家研究制订了《中国7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参照标准》,于2009年6月2日由卫生部正式公布。身高、体重是衡量小儿生长发育是否正常的重要指标,以下是小儿正常身高、体重标准计算公式:

  • 体重公式:1 - 6个月时体重(公斤)=出生体重(或3公斤)+月龄×0.6(公斤);7 - 12月体重(公斤)=出生体重(或3公斤)+月龄×0.5(公斤);2 - 10岁体重(公斤)=年龄×2 + 7(或8)。
  • 身高公式:足月儿身长平均为50厘米,出生后第一年大约增长25厘米,一岁时约75厘米;以后每年大约平均增长5厘米,2到12岁以后小儿身长(厘米)=年龄×5 + 75(厘米)。凡身高超过标准10%或不足10%者算不正常。

影响孩子身高的因素

营养

身长是头、脊柱和下肢总和,是反映骨骼特别是长骨生长的重要标志。当宝宝营养不能满足骨骼生长需要时,身长增长速度减慢。与骨骼生长关系密切的营养素有维生素D、钙和磷,碘和锌不足也会造成宝宝个子矮小。

睡眠

脑下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是刺激宝宝生长的重要激素,人体生长激素分泌一天24小时内不平衡,睡眠时分泌量高于觉醒时。睡眠不足会影响宝宝长个儿,不同年龄段宝宝所需睡眠时间不同:初生儿每昼夜睡眠要求20小时,2 - 6月为15 - 18小时;6 - 18月为13 - 15小时;18月 - 3岁为12 - 13小时;3岁 - 7岁为11 - 12小时。宝宝每天所需睡眠时间个体差异较大,若宝宝睡眠时间少但精神、情绪和生长发育正常,不必强求。

运动

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骨骼营养,使骨骼生长加速,骨质致密,促进身长增长。3 - 4个月前的宝宝每天应俯卧数次促进全身活动,随着月龄增长及时培养翻身、爬、站、走等基本能力。宝宝不应过久抱着或坐着,抱着不便于活动全身,久坐影响下肢发育,且宝宝学会坐后常不愿学翻身和爬。

疾病

很多疾病都会影响宝宝身长增长,一般急性病仅影响体重,慢性病则影响身长。如经长期测量观察,宝宝身长始终低于同年龄小儿平均身长的10%以上,称为生长迟缓;低于30%以上属异常,都应及时诊治。

综上所述,了解9岁儿童身高体重标准及影响孩子身高的因素,有助于家长关注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参考权威站点来源:未提及原始权威站点,内容基于常见儿童生长发育知识整理。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