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睾炎:症状、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
附睾炎是一种青壮年人群中常见的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主要由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致病菌通过输精管逆行感染附睾引发炎症。通常情况下,附睾炎多继发于后尿道炎、前列腺炎或精囊炎。根据病程和症状表现,附睾炎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
一、附睾炎的症状
1. 急性附睾炎的症状
- 突发高热,血液检查显示白细胞数量升高。
- 患侧阴囊胀痛,附睾肿大,伴有沉坠感和明显压痛。
- 下腹部及腹股沟部位出现牵扯痛。
- 炎症范围较大时,附睾和睾丸均肿胀,触摸时界限不清,称为附睾睾丸炎。
- 患侧精索增粗并有压痛。
- 急性症状通常在一周后逐渐缓解。
2. 慢性附睾炎的症状
- 阴囊疼痛:表现为患侧阴囊长期或间断性隐痛,并伴有胀坠感。
- 下腹部疼痛:疼痛感可能放射至下腹部及同侧腹股沟,甚至大腿根部。
- 输精管增粗:同侧输精管增粗是常见表现。
- 鞘膜积液: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继发性鞘膜积液。
- 附睾增大变硬:附睾触诊时可感到增大和质地变硬。
- 附睾压痛:附睾部位对触压敏感。
二、附睾炎的治疗方法
1. 急性附睾炎的治疗
- 一般处理:患者应卧床休息,使用阴囊托或软垫支撑阴囊以减轻症状。疼痛严重者可使用止痛药。早期可用冰袋局部冷敷,避免过早热敷以防感染扩散。避免性生活和体力劳动。
- 抗菌药物治疗:选择对致病菌敏感的抗菌药物,通常先静脉给药1~2周,然后改为口服抗菌药物2~4周,以防止急性炎症转为慢性。
- 手术干预:如抗生素治疗无效且怀疑睾丸缺血,可进行附睾切开减压术,避免损伤附睾管。
2. 慢性附睾炎的治疗
- 单纯药物治疗效果可能有限,需结合局部热敷等物理治疗。
- 可采用附睾局部应用黄连素或新霉素等离子透入治疗。
- 若伴有慢性前列腺炎,应同时治疗前列腺炎。
- 对于反复发作的患者,可考虑结扎输精管后再进行治疗。
- 多次复发且症状严重者,可考虑附睾切除术。
三、预防及生活建议
-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压力过大。
- 规律作息,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
- 适量运动,如太极拳、慢跑等,可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 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禁烟酒。
- 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忍尿,保持大便通畅。
结论
附睾炎是一种可通过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有效控制的疾病,患者应重视症状表现,及时就医,并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预防工作。
参考来源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