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宝宝独立使用被子

如何让宝宝独立使用被子

培养孩子独立性:从13个月的林林学会用杯子喝水说起

背景与案例介绍

13个月大的林林是ITC教室里年龄最小的孩子,但他已经在这个环境中学习了四个月。在这段时间里,他从需要辅助行走到能够独立行走,展现了显著的成长。在一次活动中,林林蹒跚地走到放餐具的餐车旁,指着餐具框并发出“啊,啊”的声音。这一行为引起了老师的关注。

老师的引导与观察

面对林林的需求,老师并没有直接将水杯递给他,而是通过提问引导他表达意图:“你是想拿杯子喝水吗?”在林林点头确认后,老师帮助他坐下,并倒了半杯水。接下来,林林用双手拿起杯子,尝试调整角度喝水。尽管有时水会从嘴角漏出,但老师并未干预,而是耐心观察,给他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尝试。

经过几次尝试,林林逐渐掌握了用杯子喝水的技巧。在后续课程中,他已经能够熟练地完成这一动作。许多家长对此感到惊讶,但这正是ITC教室教学理念的体现:通过观察和信任,鼓励孩子自主尝试,从而培养他们的独立性。

家长常见做法与潜在问题

许多家长在孩子学步期会选择使用吸管杯或奶嘴杯,目的是避免水洒出弄湿衣物。然而,这种做法可能剥夺了孩子学习用普通杯子喝水的机会。此外,当孩子尝试用成人杯喝水时,家长往往会在一旁扶着杯子并不断提醒:“慢慢喝,小心洒出来。”如果杯子不小心摔碎,家长可能会说:“你看,我就说让我帮你拿吧。”

这些行为传递出的潜台词是:“你不被信任,你做不到。”长期使用带嘴的杯子可能导致孩子在适合独立喝水的年龄缺乏尝试的机会。这不仅影响喝水这样的日常小事,还可能对孩子未来的独立性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比如穿衣、吃饭、独立上学、完成作业等。

培养独立性的关键:信任与耐心

孩子的独立性需要从点滴开始培养。每一次小小的尝试,都是他们迈向独立的重要一步。家长和教育者应给予孩子足够的信任和耐心,让他们在尝试中学习和成长。即使过程中出现“失误”,也不应急于干预,而是静静观察,等待孩子自己调整和改进。

总结

通过观察和信任,孩子能够在尝试中成长为一个具有内在力量的独立个体。

参考来源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