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出血呕吐症状

颅内出血呕吐症状

颅内出血的症状、注意事项及应对建议

颅内出血的危害与了解症状的必要性

颅内出血发病突然,常常让患者毫无防备。其危害严重,不仅可能导致患者丧失基本行动能力,还会危及生命。因此,了解颅内出血的症状十分必要,而呕吐是其主要表现之一。

颅内出血的症状表现

  1. 呕吐:约一半患者会发生呕吐,可能与脑出血时颅内压增高、眩晕发作、脑膜受血液刺激有关。
  2. 运动和语言障碍:运动障碍以偏瘫多见;言语障碍主要表现为失语和言语含糊不清。
  3. 意识障碍:表现为嗜睡或昏迷,程度与脑出血的部位、出血量和速度有关。脑较深部位短时间大量出血,大多会出现意识障碍。
  4. 眼部症状:瞳孔不等大常见于颅内压增高出现脑疝的患者,还可能有偏盲和眼球活动障碍。脑出血患者急性期常两眼凝视大脑出血侧(凝视麻痹)。
  5. 头痛头晕:头痛是脑出血首发症状,常位于出血一侧头部。颅内压力增高时,疼痛可发展到整个头部。头晕常与头痛伴发,尤其是在小脑和脑干出血时。

颅内出血呕吐的注意事项

  1. 一般卧床休息2 - 4周,保持安静,避免情绪激动和血压升高。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生命体征,注意瞳孔变化和意识改变。
  2. 保持呼吸道通畅,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或吸入物。必要时及时行气管插管或切开术。有意识障碍、消化道出血者,禁食24 - 48小时,必要时排空胃内容物,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营养。
  3. 降低颅内压,脑出血后脑水肿约48小时达高峰,维持3 - 5天后逐渐消退,可持续2 - 3周或更长。脑水肿可使颅内压增高并致脑疝形成,是影响脑出血死亡率及功能恢复的主要因素。积极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是脑出血急性期治疗的重要环节。

应对建议

大家应了解颅内出血相关症状以防范于未然。若患上颅内出血,患者需及时就医,采取正确措施应对,避免危及生命。此外,患者日常要做好护理,适当锻炼,增强体质,按时体检,减少疾病复发。

了解颅内出血症状及应对方法,能有效降低其危害,保障患者健康。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