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痢疾的症状及分类详解
小儿痢疾是一种常见的肠道传染病,尤其在婴幼儿中多发。了解其症状和分类有助于家长及时发现并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本文将详细介绍小儿痢疾的症状、分类及其特征,帮助新手爸妈更好地应对这种疾病。
一、小儿痢疾的常见症状
婴幼儿患菌痢时,可能会出现以下症状:
- 体温升高,伴随精神萎靡、嗜睡、烦躁,甚至惊厥。
- 排便前因腹痛而哭闹不安。
根据病程和表现,痢疾可分为急性痢疾和慢性痢疾,两者的症状有所不同。
二、急性痢疾的分类及症状
急性痢疾根据症状严重程度分为轻型、普通型、重型和中毒型四种类型。其中,中毒型又可细分为休克型和脑型。
1. 轻型痢疾
- 症状:轻度腹痛、腹泻,每日排便2-4次,大便呈水样或糊状,无脓血,有时混有黏液。
- 其他:解便后腹痛缓解,多数不发热或仅有低热,症状不典型,易被误诊为普通肠炎。
2. 普通型痢疾
- 症状:发热(体温可达39℃甚至40℃以上),恶心、呕吐、头痛,随后出现阵发性腹痛、腹泻。
- 大便特点:初为稀便,后变为脓血便,伴明显下坠感。
- 注意:初期症状易被误诊为感冒。
3. 重型痢疾
- 症状:起病急,高热,大便次数每日可达20-30次,呈脓血样,量少但腹痛剧烈,下坠感显著。
4. 中毒型痢疾
多见于2-7岁的儿童,分为休克型和脑型两种。
(1)休克型
- 症状:高热(体温可达40℃),精神萎靡,面色青灰,口唇指甲青紫,皮肤出现花纹,呼吸浅弱。
- 严重表现:脉搏细弱、血压下降或测不出,少尿或无尿,可能因心力衰竭而死亡。
(2)脑型
- 症状:烦躁、嗜睡、剧烈头痛、频繁呕吐,呼吸异常(如叹息样呼吸或双吸气),迅速进入昏迷状态。
- 严重表现:瞳孔大小不等或忽大忽小,可能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三、慢性痢疾的特点
凡病程超过2个月者,称为慢性痢疾。其特点如下:
- 病因:多因轻型痢疾治疗不彻底或患儿体质较弱(如营养不良、佝偻病、贫血、寄生虫感染等)。
- 症状:无高热,偶有腹痛、腹泻、呕吐和低热,大便每日3-5次,正常便与黏液便或脓血便交替出现。
- 并发症:长期营养不良导致抵抗力差,易合并肺炎、结核等其他细菌感染。
四、总结
小儿痢疾的症状复杂多样,家长需密切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及时就医并遵医嘱治疗,以防病情加重或转为慢性。
参考来源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