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腮腺炎(简称腮腺炎或流腮)是一种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常见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影响儿童和青少年,但成人也可能感染。该病通过飞沫传播,患者是主要传染源。接触病人后,通常在2到3周内发病。
流行性腮腺炎的症状通常起病较急,表现为发热、寒战、头痛、咽喉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及全身疼痛。数小时至1~2天后,腮腺出现明显肿大。
根据临床表现,流行性腮腺炎可分为以下几类:
特点:通常为单侧红肿,压痛明显,晚期可能出现波动感,挤压时有脓液从腮腺管流出。
诊断依据:血象检查显示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显著升高。
特点:肿大局限于颈部或耳前区,呈核状,边缘清楚,压痛明显。
相关症状:可能伴有咽峡炎或耳部感染。
特点:多见于糖尿病、营养不良或慢性肝病患者,或因服用某些药物(如碘化物)引起。
表现:肿大对称,无疼痛感,触感较软,组织检查显示脂肪变性。
相关病毒:包括13型副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A型柯萨奇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
诊断方式:需通过病原学诊断或血清学检查确诊。
常见情况:过敏性腮腺炎、腮腺导管阻塞等。
特点:肿大通常反复发作,且消退迅速。
特点:脑膜脑炎可能在腮腺肿大之前发生,甚至无腮腺肿大症状。
诊断依据:需结合血清学检查、病毒分离及流行病学调查。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早期识别和分类诊断有助于采取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