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间甲亢的病因与非妊娠期间甲亢的病因基本相同,其中以Graves病最为常见。此外,还包括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自主性高功能腺瘤等情况。某些妊娠相关疾病(如妊娠剧吐、葡萄胎、恶性葡萄胎和绒毛膜上皮癌)也可能导致甲亢。
妊娠期的病理性甲亢较为少见,发病率极低。即使孕妇在怀孕前已有甲亢,怀孕后由于免疫活性降低,甲亢症状往往会自行缓解或减轻。
Graves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占甲亢患者的60%~70%。该病常见于具有遗传易感性的个体,尤以生育年龄的女性多见。妊娠期患有Graves病的孕妇通常需要药物控制病情。
桥本氏甲状腺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患者体内存在甲状腺自身抗体(如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疾病早期可能表现为甲亢,随后进入甲减阶段。一些患者在代谢亢进期可能被误诊为毒性甲状腺肿,甚至接受了甲状腺部分切除手术。病情后期通常需要补充甲状腺片。
单发或多发结节性甲状腺肿可能发展为甲状腺毒症,从而引发甲亢。缺碘引起的甲状腺肿或腺瘤可通过外源性补碘治疗缓解病情。如果是单个甲状腺腺瘤引起的功能亢进,可考虑手术切除。孕妇合并毒性多发结节性甲状腺肿较少见,若需手术治疗,通常建议延迟到产后进行。
葡萄胎和绒毛膜上皮癌等滋养细胞疾病可能导致血清内β-HCG水平显著升高,从而刺激甲状腺,引发甲亢。此类患者的血清TT4值可能较正常人升高1倍。临床上,葡萄胎清除后或绒毛膜上皮癌手术治愈后,血清β-HCG水平下降,TT4水平也随之降低,甲亢症状通常会自然消失。
妊娠期甲亢的病因多样,治疗需根据具体病因和妊娠情况个体化处理,以确保母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