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患痔疮的危害远大于一般人群,其主要表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盆底疼痛和反复出血:痔疮会引起持续的盆底疼痛和反复出血,长期如此可能导致贫血,表现为头昏、气短、疲乏无力、精神状态不佳等症状。这些问题不仅危害孕妇健康,还可能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
胎儿发育迟缓和低体重:由于孕妇贫血,胎儿可能因营养供给不足而出现发育迟缓、低体重,严重者甚至可能导致早产或胎儿死亡。
痔块脱出影响活动:内痔或混合痔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痔块可能脱出肛门外。由于痔块增大,孕妇在行走、咳嗽或稍微增加腹压时,痔块可能脱出,严重影响日常活动,尤其是在妊娠后期。
感染风险及“SP痔毒”:痔疮病变部位若受到肛门内致病菌感染,可能产生一种被称为“SP痔毒”的物质。这种毒素不仅威胁孕妇健康,还可能殃及胎儿和婴儿,导致母婴贫血、病菌性流产、胎儿畸形、智力障碍等问题。
产后影响婴儿健康:产后若痔毒污染奶源,可能导致婴儿免疫力下降,增加发烧、感冒、惊悸及感染流行性疾病的风险。
孕妇在怀孕前应尽早治疗痔疮,以避免孕期病情加重,增加治疗难度和身体痛苦。同时,孕期应注意以下几点: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避免便秘。
适量运动:孕期适当运动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减少痔疮发生的可能性。
避免久坐或久站: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会增加盆腔压力,建议孕妇适时调整姿势。
注意肛门卫生:保持肛门清洁,避免感染。
定期产检:孕期定期产检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确保母婴健康。
孕妇痔疮虽然常见,但其潜在危害不容忽视,需在孕前积极治疗并在孕期采取预防措施,以保障母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