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吃什么好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吃什么好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饮食指导与营养需求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 ROP)是一种与早产儿视网膜血管发育异常相关的疾病。饮食在早产儿的健康恢复和疾病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将详细探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饮食要求、营养需求及其对病情的影响。

一、喂养原则

1. 喂养时间

早产儿应尽早开始喂养,但对于体重过低、一般情况较差或有呼吸困难、紫绀等症状的早产儿,可以适当推迟喂养,同时通过静脉补液维持营养需求。早喂养的好处包括:

  • 缩短生理性体重下降的时间或减轻体重下降的程度。
  • 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
  • 减少血胆红素浓度的升高。

一般建议在出生后6~12小时开始喂糖水,24小时后开始喂乳。

2. 喂养方法

根据早产儿的出生体重和吮吸反射情况选择适合的喂养方式:

  • 对于体重较重、吮吸反射良好的早产儿,可直接母乳喂养。
  • 对于体重较轻或吮吸反射较差的早产儿,可使用滴管或胃管喂养。

3. 最大摄入量

早产儿每日的哺乳量可按以下公式计算:

  • 出生10天内:每日哺乳量(毫升)=(婴儿出生实足天数+10)×体重(克/100)。
  • 出生10天后:每日哺乳量(毫升)=1/5~1/4体重(克)。

如果早产儿无法完全摄入所需量,可通过静脉补液补充不足部分。

4. 喂奶间隔时间

根据早产儿体重调整喂奶间隔时间:

体重范围(克)喂奶间隔时间
1000以下每小时喂一次
1001~1500每1.5小时喂一次
1501~2000每2小时喂一次
2001~2500每3小时喂一次

二、营养需求

1. 热量

早产儿每日每公斤体重需摄入110~150千卡的热量。建议从较低的热量开始,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增加。

2. 氨基酸

早产儿因缺乏某些转化酶,无法将蛋氨酸转化为胱氨酸,或将苯丙氨酸转化为酪氨酸。因此,胱氨酸和酪氨酸成为必需氨基酸,需从食物中摄取。

3. 蛋白质

早产儿对蛋白质的需求高于足月儿,需额外补充以满足生长发育需求。

4. 维生素

早产儿易缺乏维生素E,可能引发溶血性贫血。此外,由于脂肪吸收率较低,可能缺乏脂溶性维生素及其他营养素,需特别注意补充。

5. 无机盐

早产儿对无机盐的需求高于足月儿,应根据医生建议合理补充。

三、饮食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影响

合理的营养支持可以帮助早产儿改善视网膜血管发育,降低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此外,母乳中含有丰富的抗氧化剂和免疫因子,对保护视网膜健康有积极作用。

结论

科学合理的喂养和营养补充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根据个体情况制定喂养计划,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参考资料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查一查能不能吃
食物分类
  • 选择食物分类
  • 五谷杂粮
  • 食物加工篇
  • 蔬菜/食用菌
  • 肉禽蛋/野味
  • 水果
  • 水产品/海鲜
  • 调味品
  • 饮品/饮料
  • 零食/小吃
  • 豆/乳/奶制品
  • 干果
  • 补品
  • 草药
适用人群
  • 选择适用人群
  • 不限
  • 孕妇
  • 产妇
  • 哺乳期
  • 婴儿
能不能吃
  • 能不能吃
  • 不限
  • 能吃
  • 慎吃
  • 不能吃
查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