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以毛细支气管为主要病变部位的下呼吸道急性感染,主要发生在两岁以下的婴幼儿,尤其是1-6个月的婴儿。由于婴儿的毛细支气管管腔较小,容易因黏性分泌物、水肿及肌肉收缩而发生梗阻,进一步可能引发肺气肿或肺不张。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病因多为病毒感染,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最常见的致病原。在中国医科院儿科研究所的病例分析中,58%的患儿分离出合胞病毒。此外,其他可能引起毛细支气管炎的病毒包括:
少数病例由人肺炎支原体引起。过去也曾从患儿中分离出流感杆菌,但其是否为主要病原尚存争议,可能是携带菌或病毒与细菌混合感染的结果。
毛细支气管由于其管腔较小,容易被病毒感染后产生的分泌物或水肿堵塞,导致气流受阻,进一步引发肺气肿或肺不张。这种病变通常不涉及肺泡和肺泡间壁。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于婴幼儿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其主要病因是病毒感染,临床表现以喘憋和缺氧为特征。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