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肺炎的症状

非典型肺炎的症状

非典型肺炎:症状、体征与背景解析

非典型肺炎,简称“非典”,是一种严重的呼吸道传染病,2003年曾在全球范围内爆发,尤其在中国造成了重大影响。此次疫情不仅带走了许多宝贵的生命,也引发了人们对传染病防控的高度重视。以下将详细介绍非典型肺炎的症状、体征及相关背景信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和识别这种疾病。

1. 背景信息

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是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2003年疫情的爆发始于中国广东省,并迅速传播至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03年将其定义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

2. 非典型肺炎的症状

2.1 起病特点

非典型肺炎的起病通常较急,患者在发病前可能有疫区居住史或与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史。潜伏期一般为2至14天,平均约为2周。

2.2 全身症状

  • 发热是最常见的首发症状,通常伴有畏寒、寒战、头痛、全身肌肉和关节酸痛、明显乏力等表现。
  •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腹泻。
  • 严重病例可能涉及心脏、肝脏和肾脏功能的损害,并表现出相应的临床症状。
  • 需注意,老年人、体弱者、有慢性基础疾病或近期接受过手术的患者,可能不会以发热为首发症状。

2.3 呼吸系统症状

  • 早期表现为干咳或少量白痰,偶见痰中带血。
  • 随着病情加重,患者可能出现胸闷、气促,甚至明显的呼吸窘迫症状,且吸氧治疗可能无法缓解。
  • 通常不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的典型症状,如鼻塞或流涕。

3. 非典型肺炎的体征

非典型肺炎患者的早期肺部体征可能不明显,这与胸部影像学检查的结果不一致。

  • 胸部X线检查常显示双肺广泛性病变,但体检可能无异常发现。
  • 部分患者在肺部听诊时可闻及少量干性或湿性啰音,或出现肺实变的体征。

4. 相关数据与案例

年份疫情影响范围确诊病例数死亡人数
2003年全球(主要集中在中国、香港、加拿大等地)约8,000例约774人

5. 结论

非典型肺炎是一种潜伏期较长、传播速度快、危害性大的呼吸道传染病,早期识别和及时治疗对于控制疫情至关重要。

参考资料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查一查能不能吃
食物分类
  • 选择食物分类
  • 五谷杂粮
  • 食物加工篇
  • 蔬菜/食用菌
  • 肉禽蛋/野味
  • 水果
  • 水产品/海鲜
  • 调味品
  • 饮品/饮料
  • 零食/小吃
  • 豆/乳/奶制品
  • 干果
  • 补品
  • 草药
适用人群
  • 选择适用人群
  • 不限
  • 孕妇
  • 产妇
  • 哺乳期
  • 婴儿
能不能吃
  • 能不能吃
  • 不限
  • 能吃
  • 慎吃
  • 不能吃
查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