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前检查时间表

产前检查时间表

孕期产检时间表与详细项目解析

孕期产检是保障孕妇和胎儿健康的重要环节。以下是从怀孕初期到分娩前的产检时间表及每次产检的具体项目和注意事项。

1. 第1次产检(怀孕12周左右)

目的:确认怀孕情况并全面评估孕妇健康。

检查项目:

  • 基本检查:身高、体重、妇科检查。
  • 化验:血常规、尿常规、白带检查、梅毒筛查。
  • 影像学检查:B超检查。
  • 特殊筛查:地中海贫血筛查(未婚检或孕检者)、寄生虫检查(养宠物者)。

专家提醒:第一次产检项目较多,目的是全面评估孕妇的健康状况。

2. 第2次产检(怀孕16周)

目的:监测胎儿发育状况,筛查遗传疾病。

检查项目:

  • 体格检查: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宫高、水肿检查。
  • 化验:血常规、尿常规、唐氏筛查(需空腹12小时以上)。
  • 辅助检查:多普勒听胎心。

专家提醒:唐氏筛查是此阶段的重点,需严格遵守空腹要求。

3. 第3次产检(怀孕20周)

目的:进一步评估胎儿发育,筛查胎儿畸形。

检查项目:

  • 体格检查:同第2次产检。
  • 化验:血常规、尿常规。
  • 辅助检查:多普勒听胎心、产科彩超(筛查大畸形)。

专家提醒:排畸检查前可适量活动或食用巧克力,帮助胎儿调整至最佳胎位。

4. 第4次产检(怀孕24周)

目的:监测孕妇和胎儿健康,筛查妊娠糖尿病。

检查项目:

  • 体格检查:同前次产检。
  • 化验:血常规、尿常规、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 辅助检查:多普勒听胎心。

专家提醒:OGTT是筛查妊娠糖尿病的重要手段,需严格遵守医嘱。

5. 第5次产检(怀孕28周)和第6次产检(怀孕30周)

目的:常规监测孕妇和胎儿健康。

检查项目:

  • 体格检查:同前次产检。
  • 化验:血常规、尿常规。
  • 辅助检查:产科彩超、多普勒听胎心。

专家提醒:从28周开始,产检频率调整为每两周一次。

6. 第7次产检(怀孕32周)

目的:评估骨盆情况,预测分娩方式。

检查项目:

  • 体格检查:同前次产检。
  • 化验:血常规、尿常规。
  • 辅助检查:骨盆测量、骨盆内诊、多普勒听胎心。

专家提醒:骨盆测量可判断胎儿是否适合经阴道分娩。

7. 第8次产检(怀孕34周)

目的:监测胎儿发育,排查感染风险。

检查项目:

  • 体格检查:同前次产检。
  • 化验:血常规、尿常规、B型溶血性链球菌培养。
  • 辅助检查:产科彩超、骨盆测量、骨盆内诊、多普勒听胎心。

专家提醒:B型溶血性链球菌对成人无害,但可能影响顺产胎儿。

8. 第9次产检(怀孕36周)

目的:全面评估孕妇健康,为分娩做准备。

检查项目:

  • 体格检查:同前次产检。
  • 化验: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HIV检测。
  • 辅助检查:胎心监护、多普勒听胎心。

专家提醒:肝功能和肾功能检查有助于评估孕妇的整体健康状况。

9. 第10次产检(怀孕37周)

目的:评估分娩条件,确保胎儿健康。

检查项目:

  • 体格检查:同前次产检。
  • 化验:血常规。
  • 辅助检查:产科彩超、胎心监护、多普勒听胎心、骨盆测量。

专家提醒:骨盆测量对分娩方式的选择至关重要。

10. 第11-13次产检(怀孕38周-40周)

目的:密切监测胎儿和孕妇健康,确保分娩安全。

检查项目:

  • 体格检查:同前次产检。
  • 化验:血常规。
  • 辅助检查:胎心监护、多普勒听胎心。

专家提醒:胎心监护是此阶段的重点,确保胎儿在宫内安全。

结论

孕期产检是确保母婴健康的重要保障,每次产检都有其特定的目的和重点,孕妇应严格按照医生建议按时完成。

参考来源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查一查能不能吃
食物分类
  • 选择食物分类
  • 五谷杂粮
  • 食物加工篇
  • 蔬菜/食用菌
  • 肉禽蛋/野味
  • 水果
  • 水产品/海鲜
  • 调味品
  • 饮品/饮料
  • 零食/小吃
  • 豆/乳/奶制品
  • 干果
  • 补品
  • 草药
适用人群
  • 选择适用人群
  • 不限
  • 孕妇
  • 产妇
  • 哺乳期
  • 婴儿
能不能吃
  • 能不能吃
  • 不限
  • 能吃
  • 慎吃
  • 不能吃
查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