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产程中的医疗处理与注意事项
第三产程是分娩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医生会对产妇进行一系列处理,以确保胎盘顺利娩出并预防产后并发症。以下是第三产程中常见的医疗处理步骤及注意事项:
1. 协助胎盘娩出
当确认胎盘已完全剥离时,医生会在宫缩时进行以下操作:
- 左手握住宫底并按压,同时右手轻拉脐带,协助胎盘娩出。
- 如果发现胎膜部分断裂,使用血管钳夹住断裂上端的胎膜,并向一个方向旋转,直至胎膜完全排出。
2. 检查胎盘和胎膜
胎盘娩出后,医生会进行详细检查,以确保胎盘和胎膜的完整性:
- 将胎盘铺平,检查母体面的胎盘小叶是否有缺损。
- 检查胎膜是否完整,并观察胎盘胎儿面边缘是否有血管断裂,以及时发现副胎盘。
- 排查胎盘和胎膜是否存在其他异常。
3. 检查软产道
胎盘娩出后,医生会仔细检查产妇的软产道,包括:
- 会阴、小阴唇内侧、尿道口周围、阴道及宫颈是否有裂伤。
- 如发现裂伤,需立即进行缝合处理。
4. 预防产后出血
正常分娩的出血量通常不足300毫升,但对于有产后出血史或宫缩乏力风险的产妇,医生会采取以下措施:
- 在胎头或胎肩娩出时,静脉注射催产素(10单位)与25%葡萄糖液(20毫升),以增强宫缩并减少出血。
- 若胎儿娩出后30分钟内胎盘未排出,可轻轻按压子宫并静注子宫收缩剂;必要时进行手取胎盘术。
- 若胎盘娩出后出血较多,可经下腹部直接注射催产素(10单位)至宫体肌壁内。
5. 观察产后一般情况
产妇在产后需在产房观察2小时,重点关注以下方面:
- 子宫收缩情况及子宫底高度。
- 膀胱是否充盈。
- 阴道流血量及会阴、阴道是否存在血肿。
- 测量血压和脉搏,若子宫收缩不良,应给予子宫收缩剂。
- 若产妇有肛门坠胀感,应进行肛查并及时处理。
- 产后6小时仍无法排尿者,可考虑导尿。
6. 手取胎盘术
若检查发现子宫颈内口较紧,医生可能采取以下措施:
- 肌肉注射阿托品(0.5毫克)和度冷丁(100毫克)。
- 进行手取胎盘术,胎盘取出后立即注射子宫收缩剂。
- 操作时医生手法轻柔,避免对子宫造成损伤。
结论
第三产程的处理对产妇的健康至关重要,系统的检查与处理能够有效预防并发症,确保母婴安全。
参考来源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