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血”是对Rh阴性血型的俗称,因其稀有性而得名。Rh血型系统(Rhesus)是继ABO血型系统之后的重要血型系统,主要根据人体红细胞表面是否存在“RhD抗原”来区分。
在汉族人群中,Rh阴性血型的比例仅约为0.3%(千分之三),因此非常稀少。而在某些少数民族中,Rh阴性血型的比例可能较高,甚至可达20%以上。
Rh血型系统在医学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输血和妊娠管理中。以下是与Rh阴性血型相关的重要医学问题:
如果Rh阴性的母亲怀有Rh阳性的胎儿,胎儿红细胞上的Rh因子可能通过胎盘进入母体血液(例如胎盘剥落时)。这种情况下,母体可能会产生抗Rh抗体(抗凝集素)。
抗Rh抗体可以再次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导致胎儿红细胞凝集和破坏。这种免疫反应可能引发胎儿严重贫血,甚至导致胎儿死亡。
Rh阴性患者在输血时必须接受Rh阴性血液,否则可能引发严重的免疫反应。因此,Rh阴性血液资源的稀缺性使得其在医疗急救中尤为珍贵。
Rh血型系统的名称来源于恒河猴(Rhesus monkey),因为最早在这种猴子的红细胞中发现了Rh因子。该发现为输血医学和免疫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地区/人群 | Rh阴性血型比例 |
|---|---|
| 汉族 | 0.3% |
| 欧洲人群 | 15% |
| 非洲人群 | 约5% |
| 部分少数民族 | 高达20%以上 |
Rh阴性血型因其稀有性和医学重要性而备受关注,了解其分布特点和医学意义对于医疗实践和科学研究具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