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血型主要分为两种分类体系:
RH血型系统是基于红细胞表面是否含有D抗原而划分的:
“RH”来源于恒河猴(Rhesus Macacus)的英文名称首字母。1940年,兰德斯坦纳等科学家通过动物实验发现,恒河猴和多数人体内红细胞上均存在一种抗原物质,因而命名为RH抗原。
RH血型系统包含六种抗原:C、c、D、d、E、e。其中,D抗原是最重要的标志性抗原。
随着研究的深入,RH血型被认为是红细胞血型中最复杂的一个体系。这种复杂性不仅体现在抗原种类的多样性,还体现在其对输血和医学诊断的重要影响。
RH血型的发现对医学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在中国,RH阴性血型的比例相对较低,仅占总人口的0.3%至0.4%。具体分布比例为:
| 血型 | RH阴性比例 |
|---|---|
| A型 | 3 |
| B型 | 3 |
| O型 | 3 |
| AB型 | 1 |
RH血型系统的研究不仅丰富了人类对血型的认知,还为医学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