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成人流行性感冒诊疗规范急诊专家共识 (2022版)》,流感的治疗遵循“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的基本原则,同时强调对重症及危重症患者的积极救治。
目前,我国已上市的抗流感病毒药物主要包括以下三类:
其中,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应用最为广泛,尤其是奥司他韦。在流感发病48小时内使用奥司他韦,可显著缩短病程(至少30%),同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临床研究表明,其对甲型H1N1和H5N1重症患者的病死率可降低约50%。
中医药在流感治疗中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能够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症状进行辨证论治。中医药的合理使用有助于缓解症状、改善患者体质,并缩短病程。
| 时间节点 | 治疗措施 |
|---|---|
| 发病初期(0-48小时内) | 尽早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进行对症治疗。 |
| 病情发展期 | 密切监测病情变化,特别是重症患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 恢复期 | 加强营养支持,必要时结合中医药调理身体。 |
#流感 #流感治疗 #中西医结合 #抗病毒药物 #奥司他韦 #健康指南
流感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是降低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关键,合理使用抗病毒药物并结合中医药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