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鉴定是一种通过基因检测技术确定亲子关系的科学方法。通常情况下,鉴定需要孩子和假设父亲的样本即可得出结果,但如果生母参与检测,结论会更加准确。
在亲子鉴定中,孩子的基因一半来自母亲,一半来自父亲。如果生母的基因数据作为参考(即进行双亲鉴定),可以更明确地推导出生父的基因型,与假设父亲的基因型进行比对。这种方法能够减少统计学偏差,提高鉴定的准确性。
如果生母不参与鉴定,检测机构只能依据孩子的基因直接推导出生父的基因型。这种情况下,可能存在多种基因匹配的可能性,导致统计学上的偏差较大。
例如,常用的15个STR基因座检测系统通过计算机模拟单亲案例显示:对于两个无血缘关系的人,至少有3个基因座会违反遗传法则。这种情况下,尽管99.99%的非父亲可以被排除,但仍有1/1000的可能性无法排除非父亲,导致错误认定。
为尽量避免单亲鉴定中的统计偏差,部分机构会增加额外的检测指标。例如,除了常规的15个STR基因座外,还会额外采用一个试剂盒,增加9个检测指标。这种方法可以显著提升单亲鉴定的准确性,但也导致单亲鉴定的费用高于双亲鉴定。
生母参与亲子鉴定能够显著提高结果的准确性,但单亲鉴定通过增加检测指标也可以尽量减少统计学偏差,确保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