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传播。乙肝病毒一旦进入人体,可在短时间内侵入肝细胞并开始繁殖,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为预防乙肝感染,接种乙肝疫苗是最常见的手段。然而,在某些高危情况下,仅使用乙肝疫苗可能无法完全阻止病毒的侵入和繁殖,因此需要联合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
研究表明,乙肝病毒在入侵人体后仅需3天即可在肝细胞内检测到核心抗体。这意味着在人体建立主动免疫之前,病毒可能已经在肝细胞内形成繁殖基地。因此,对于高危人群,仅依赖乙肝疫苗可能不足以提供全面保护。
乙肝免疫球蛋白是一种富含乙肝病毒抗体的生物制剂,可通过被动免疫的方式迅速中和入侵人体的乙肝病毒,为人体提供短期保护。其主要适用人群包括:
在高危人群中,乙肝疫苗与乙肝免疫球蛋白的联合使用是目前最有效的预防策略。这种联合方案可以同时提供短期的被动免疫和长期的主动免疫,从而显著降低乙肝病毒感染的风险。
对于新生儿,通常在出生后12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并在同一时间接种第一针乙肝疫苗。随后按照免疫程序完成后续疫苗接种。对于其他高危人群,应在暴露后尽快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并根据情况补种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与乙肝免疫球蛋白的联合使用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有效策略,尤其适用于高危人群。通过科学合理的免疫措施,可以显著降低乙肝的传播和感染风险。
本文内容参考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方网站,具体内容链接:http://www.chinacd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