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蜊及其他贝类软体动物不仅是美味的海鲜食品,还具有显著的营养价值和药用功效。现代科学和传统中医均对其功效有深入研究,本文将从营养成分和药用价值两个方面详细解析蛤蜊的特点。
蛤蜊是一种低脂肪、高蛋白质的海产品,富含多种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以下为每100克可食部分的主要营养成分:
成分 | 含量 |
---|---|
水分 | 80克 |
蛋白质 | 10.8克 |
脂肪 | 1.6克 |
碳水化合物 | 4.6克 |
灰分 | 3克 |
钙 | 37毫克 |
磷 | 82毫克 |
铁 | 14.2毫克 |
维生素A | 400国际单位 |
硫胺素 | 0.03毫克 |
核黄素 | 0.15毫克 |
尼克酸 | 1.7毫克 |
抗坏血酸 | 5毫克 |
碘(干蛤) | 2400微克/公斤 |
蛤蜊中含有的代尔太7-胆固醇和24-亚甲基胆固醇,能够抑制肝脏胆固醇的合成并加速胆固醇的排泄,其降胆固醇的效果优于常用药物谷固醇。
蛤蜊在中医和现代医学中均被认为具有多种药用价值。
中医认为,蛤蜊味咸寒,具有滋阴润燥、利尿消肿、软坚散结的作用。《本草经疏》中提到:“蛤蜊其性滋润而助津液,故能润五脏、止消渴,开胃也。咸能入血软坚,故主妇人血块及老癖为寒热也。”此外,部分贝类还具有益精润脏的功效。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蛤蜊肉中提取的“蛤素”对小鼠的肉瘤和腹水瘤具有抑制和缓解作用。以下为蛤蜊在医学上的具体应用:
蛤蜊及贝类食品因其清爽宜人的口感,常被认为具有缓解烦躁情绪的作用。此外,其滋阴明目、化痰软坚的功效也为中医所推崇。
蛤蜊不仅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品,还具备多种药用价值。无论是作为日常膳食的一部分,还是作为辅助治疗的食疗食材,蛤蜊都具有重要的健康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