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时期是骨骼快速发育的关键阶段,也是佝偻病的高发期。为了促进骨骼健康,许多家长开始关注补钙。然而,单纯补钙并不能达到理想效果,因为钙的吸收需要维生素D的参与。钙和维生素D如同一对密不可分的“双胞胎”,必须协同作用,才能有效促进骨骼发育。
根据中国营养学会的建议,不同年龄段儿童的每日钙摄入量如下:
年龄段 | 每日钙摄入量(mg) |
---|---|
0~6个月 | 400 |
6个月~2岁 | 600 |
3~9岁 | 800 |
10~12岁 | 1000 |
13~15岁 | 1200 |
16岁~成年 | 800 |
儿童补钙首先应以食补为主,提倡母乳喂养,并按时添加辅食以避免偏食。以下是富含钙的食物:
注意:草酸会影响钙的吸收,因此应避免食用含草酸丰富的食物,如菠菜和苋菜。
维生素D在钙吸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体皮肤中的脱氢胆固醇在紫外线照射下可转化为维生素D3。因此,适当的日光照射是获取维生素D的有效方式。
注意事项:
为了预防佝偻病,早产儿在出生2周后,足月儿在出生1个月后,每日建议补充以下剂量:
2岁以后,随着生长速度减慢、户外活动增多以及辅食种类的丰富,通常不再需要额外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
近年来,有观点认为母乳中钙磷比例适宜,易于吸收,但维生素D含量相对不足。因此,母乳喂养的婴儿在出生3个月内可暂不补充钙剂,仅补充维生素D。
此外,另一种观点认为,通过食物摄取和每天半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即可获得足量的维生素D,并能够长期储存。因此,长期服用或大剂量补充维生素D可能导致中毒风险,需谨慎对待。
科学合理地补充钙和维生素D对儿童骨骼健康至关重要,但应根据实际需求调整补充方式,避免过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