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参最适宜气阴两虚且有热的病人,其独特优势在于药性不热不燥。对于那些不适合用人参治疗以及进行热补的人来说,西洋参是不错的选择。气阴两虚常表现为气短、乏力、口干、五心烦热等症状,西洋参能有效改善这些症状。
然而,阳虚体质者属于西洋参的禁忌人群。阳虚体质通常有畏寒、肢冷、腹泻、胃有寒湿、脾阳虚弱、舌苔腻浊等表现。因为西洋参性凉,阳虚者服用可能会加重体内的寒症。
黄芪成分复杂,具有多种功效,如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以及较广泛的抗菌作用。在临床上,黄芪常用于治疗气虚乏力、食少便溏等症状。
实证患者以及阴虚阳亢者须禁服黄芪。实证包括表实邪盛、气滞湿阻、食积停滞、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等情况。阴虚阳亢者往往有头晕、耳鸣、面红目赤等症状,服用黄芪可能会加重病情。
从季节角度来看,普通人春天不宜吃黄芪。春天是生发的季节,人体需要宣发,而黄芪有补气升阳的作用,此时服用不太适宜。
从身体状况方面,感冒、经期都不要吃黄芪。感冒时人体正邪交争,黄芪可能会助邪;经期服用黄芪可能会影响月经的正常排出。
从体质上来说,黄芪最适合气虚脾湿型的人。这类人往往身体虚胖,肌肉松软,尤其是腹部肌肉松软。而身体十分干瘦结实的人则不宜服用,因为他们可能不属于气虚体质,服用黄芪可能会导致上火等不适。
由于黄芪是温燥性的补药,喝久了嘴里可能会有怪的感觉。可以在黄芪泡水的时候加点麦冬,麦冬滋阴下火,二者互相制约,既能起到补益作用,又不会出现嘴里怪的感觉。
西洋参和黄芪都是常用的中药材,但都有各自的适用人群和禁忌,在使用时需根据自身的体质、身体状况和季节等因素合理选择,避免因服用不当造成不良后果。
参考权威站点来源:中医世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