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网

返回顶部

返回到顶部

向您推荐: 问答手机版| 聪明妈妈申请|

待解决

妈妈网_6nn3ru

所有回答:0

最佳回答:0

采纳率:0.00%

妈妈网_6nn3ru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可是孩子为什么就不做?

提问时间: 2017-05-26 14:59 问题状态: 待解决

在孩子小的时候,很多家长不愿意让孩子自己做,觉得“完事我还得收拾,还不如我直接干了呢”。久而久之,很多孩子被培养出了一种意识:“反正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会做,我不用动手也没关系!”结果,等孩子长大了,家长开始要求孩子自己动手的时候,就开始一场家长和孩子的新拉锯战。经常有妈妈问严妈:“我的孩子怎么那么不省心,这么大了还要我操心。怎么才能让他独立呀?”严妈的回复是:“妈妈过于能干了,什么都包办了,你养的就是无能儿,因为他不需要做什么,有妈妈替他完成。他就这么一路长大了,为什么忽然又要怪他不独立呢?”这种拉锯战,责任还在于父母没有放松让孩子自己去动手。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心甘情愿的自己动手呢?妙招一:耐心坚持家长在给孩子构建规则时,一定要有耐心,并且要坚持到底,要让孩子明白哭和发泄情绪是可以的、是被允许的,但是哭闹完毕以后该做的事情还是需要把它完成。让孩子学会不压抑自己的情绪,并懂得坚持把一件事情完成,这不仅培养了孩子坚持的毅力,也培养了责任感。跟着严妈做——1)放纵孩子在自己动手底造成的“小错误”!2)不要因为哭闹二心软放弃让孩子自己做事的想法。3)一旦定下规矩就要坚持到底,不要随意变动或降低要求。4)不要一味的强迫孩子。5)耐心的告诉孩子:“为什么你要做这些事?”给孩子一个可以接受的理由。妙招二:适时鼓励美国一著名教育家曾经说过一句著名的话:“在教育孩子的事情上,除了鼓励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方法。”孩子初生时,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由于他的能力为零,所以在孩子最初的生命经历中,绝大多数的感觉记忆是失败的经验。只有家长站在孩子的背后不断地鼓励孩子,孩子才能逐渐地学会做各种事情。跟着严妈做——1)给予孩子更多的信任,告诉他:“你肯定能做好!”2)当孩子失败时,家长应该告诉孩子:“没关系,下次再来!”3)鼓励的通用公式:鼓励=信任孩子(人格、能力)+我相信你能行+身体接触。4)每一件小事都有值得鼓励的地方,鼓励孩子是我们家长每天要做的动作。一点一滴的积累,能让孩子更有信心,从此让孩子收获动手的动力!妙招三:增加任务趣味性孩子永远只对新鲜有趣的事物感兴趣。想要孩子心甘情愿,首先要让孩子产生兴趣。所以,爸爸妈妈可以尝试通过游戏、故事的环节,诱导孩子自己完成一些事。这只是一个过渡期,让孩子由抗拒到慢慢接纳的过程,时间大概再持续3-5天左右。跟着严妈做——(以穿袜子为例)1)孩子穿一只袜子鞋子,妈妈穿另外一只袜子和鞋子。2)帮孩子穿袜子穿一半,然后鼓励孩子完成剩下一半的工作。3)在做这些事情时,不要让孩子知道这是妈妈故意的。4)最后,通过一个简单的仪式,比如,给孩子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是关于“长大了”的主题,告诉孩子长大了的好处,尽量描绘一些她感兴趣的内容。5)告诉孩子,长大了需要自己穿袜子穿鞋子,从而自然过渡到这一规则的建构。孩子独立的性格是从小培养的。如果你家宝宝从小就是一个长辈包办的孩子,那么长大以后,你想孩子一夜之间成为自己动手的好孩子必然是不可能的。 美国人就特别推崇孩子的独立思考,美国的老师或教授说不懂,学生就得自己去找答案;美国父母可能不像中国父母那样对孩子的生活照顾得无微不至,他们更侧重是让孩子健康乐观,和健康人格性格、意志“鼓励创新”。是不是值得我们借鉴呢?作为父母,若我们都能耐心一点,给予孩子引导和适当的帮助,不仅能培养孩子的积极主动性,同时也是对她未来的生活负责。放手让孩子做喜欢做的事,也是一种尊重。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曾说:“教育首先要引导孩子沿着独立的道路前进。”美国教育家罗伯特博士也提出,现代孩子教育有十大目标,其中最重要的便是独立性。一个孩子在长大后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须具备独立性,要具备能够独立思考、选择、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以这些为基础,才能应对各种生活的挑战,否则是很难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对于孩子,只要多一点激励和机会,多让孩子去思考,去决定,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尊重她的想法。别让孩子在我们的过度保护下,失去独立的机会。

点击一下,刷新验证码



每回答一个问题,可以获得2个聪明豆,聪明豆可换大奖

您的账号已被禁止发言!如有任何疑问,请及时与管理员联系。反馈~

共有2个答案 回复列表

全部回答()

相关问答

备孕期 怀孕期 婴儿期 幼儿期 学龄前 家有学童 常见疾病 情感生活 本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