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网

返回顶部

返回到顶部

向您推荐: 问答手机版| 聪明妈妈申请|

待解决

妈妈网_ihlzqk

所有回答:0

最佳回答:0

采纳率:0.00%

妈妈网_ihlzqk

孩子的耳屎多,到底要不要取出来?

提问时间: 2017-03-15 12:34 问题状态: 待解决

  本文首发于耳科赵医生的今日头条账号(2015-07-15 00:49)      孩子从呱呱落地那天起,就时刻牵动着父母的心,经常有细心的家长发现孩子耳朵眼里堵满了耳屎。勇猛的就开始亲自操刀上阵,十八班兵刃折腾半天;胆小的就抱着孩子跑去看门诊,满脸泪水,大夫,你得救救我娃的耳朵啊;懵懂的开始听取隔壁王大爷的说法,“俺太爷小时候就那样,滴几滴香油就好了”。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孩子耳朵里耳屎多了怎么办,今天耳科赵医生就和你唠唠这个话题。南博碗 ;啥是耳屎?      耳朵在人民群众眼里历来是神秘的,除了外面的耳廓(也就是俗称的耳朵,脑袋两边的小贝壳)大家都能看到,耳朵眼里面什么样没几个人知道。从耳朵眼进去有个不太直的隧道(外耳道),隧道尽头是被鼓膜封闭了,鼓膜的里面还有极其复杂的中耳和内耳(篇幅有限,另文展开)。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用手可以碰到耳廓,用棉签可以碰到外耳道,棉签伸到外耳道深处可以接触到鼓膜。外耳道这根隧道的内壁是皮肤,和咱们身体其它位置的皮肤差不多,而且外耳道皮肤与身体其它部位的皮肤一样,也有一种分泌油脂成分的腺体,叫耵聍腺,学名耵聍,也就是俗称的耳屎(听着有点恶心,所以专科医生一般只叫耵聍,听着立马上了一档次)。南博吐 耳屎有啥用?        虽然耵聍有个比较恶心的俗名,但是它对我们是有用的,没错,你没看错,是!有!用!的!耵聍里含有氨墓酸、脂肪酸、胆固醉、三酸甘油醋、已搪、溶菌酶、免疫球蛋白、糖肤、铜等成分(好像还蛮有营养,虽说吃了是不会变成哑巴的,大家还是别去吃的好)。耵聍刚出锅的时候有一定的油脂和水分,可以滋润皮肤,保持耳道一定湿度(天然护肤霜啊),而且已有研究发现耵聍是具有一定杀菌作用(参看《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1982年02期 耵聍的杀细菌活性 汪开治)。新鲜耵聍在耳道里时间一久,水分挥发干燥后会变干,成碎屑状,随着我们蹦、跳、跑的振动,或是被洗澡、游泳时耳道进点水冲洗等情况掉落到耳朵外面去了。亚洲黄种人耳道产生的耵聍普遍比白人和黑人要干燥些,当然也有些国人的耵聍油脂成分多,俗称油耳朵。如果不是耵聍腺分泌特别旺盛的人(包括大人和儿童)不需要特意每天去打扫它,你如果实在是视耳道卫生如生命,在确认鼓膜完整的前提下,洗澡时候用水冲冲就可以了。是的,你还是没有看错,洗!澡!用!水冲!冲!(当然你要是鼓膜上有个洞,那就别干这事了),关于耳朵能不能进水这一话题,会在有关中耳炎的文章里详谈,这里留个扣子,呵呵。                                              引用自百度图片棉签掏耳朵的这事最好也少干,一部分耵聍是会随着棉签出来,还有一部分会被棉签顶到深处去了,反复如此的话,会生生夯出耵聍栓塞来。如果实在克制不了用棉签的冲动,偶尔用儿童用的双头细棉签过过瘾即可,单头的大棉签对耳道来说就是个夯。南博斯瑞 ; 耳屎堵满了咋办?       前面吹了那么久,打瞌睡的同学抬起头吧,该说正经的了。新鲜的耵聍干燥后如不能及时排出去,日积月累就会在耳道里堆积起来形成硬块,阻塞耳道,学名叫耵聍栓塞,俗称…..(此处省去一万字)。如果是成年人或是有极强意志品质的孩子,so easy,耳科医生有各种神奇的小工具(各种口径的吸引器、耵聍钩、枪状镊等等类似满清十大刑具的玩意)可以把它搞出来,怕疼的要费点功夫,不怕的疼的,duang,像孙大圣掏金箍棒那样。有些外号叫“不掏不舒服斯基”的朋友,最好别自己去搞,你没有耳科专用器械和照明设备,掏不掏得干净是一回事,造成外耳道损伤就不好玩了。还有一种比较少见的外耳道栓塞疾病,叫外耳道胆脂瘤,与耵聍栓塞类似,但是操作起来奇疼无比,另文再说。      而如果是孩子,那就麻烦很多。学龄前的儿童,极少有能配合医生操作的(操作起来确实有些疼的),所以在孩子没有特殊耳朵不舒服表现的时候,我个人是强烈建议别动它。耵聍栓塞本身对大多数孩子造成的影响很小,类似于塞了个棉球在耳朵里,听声音会有点有点远,仅此而已。但是有些情况是例外,比如有些孩子满耳朵的耵聍,下水游泳后耵聍遇水膨胀,会对耳道有挤压性刺激产生疼痛;个别勇猛的家长拿棉签、挖耳勺子掏耵聍栓塞,损伤了耳道导致外耳道炎;在感冒时期突然说耳朵疼,多数可能是中耳炎,但是因为有耵聍阻塞无法看到鼓膜(我个人观点是先按照中耳炎治疗,三天症状无缓解再考虑处理耵聍,详见我关于中耳炎的文章),。有上述情况而一定要清理耵聍栓塞的时候,孩子是需要麻醉的,否则,你那不是让医生给孩子掏耳朵,那是让医生给孩子上老虎凳,我幼年被一赤脚医生取过栓塞的耵聍,到今天还记得深入脑髓的疼痛,真疼啊。       啰嗦半天,简单的说就是:小孩的耳朵你别掏,你掏来掏去也掏不明白,不知它为何能出来,也不知掏得不好有什么危害。耳朵不好,别自个鼓捣,您不是孙大圣,容易伤着。

点击一下,刷新验证码



每回答一个问题,可以获得2个聪明豆,聪明豆可换大奖

您的账号已被禁止发言!如有任何疑问,请及时与管理员联系。反馈~

共有0个答案 回复列表

全部回答()

相关问答

备孕期 怀孕期 婴儿期 幼儿期 学龄前 家有学童 常见疾病 情感生活 本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