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性慢性铅中毒诊断标准是什么

职业性慢性铅中毒诊断标准是什么

职业性慢性铅中毒相关信息

职业性铅中毒是危害人类健康的职业病,分为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对全身各系统和器官均有毒性作用,会导致神经系统、造血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损害,其中慢性中毒居多。以下为你详细介绍职业性慢性铅中毒诊断标准及预防措施。

职业性慢性铅中毒诊断标准

1. 诊断原则

根据确切的职业史及以神经、消化、造血系统为主的临床表现与有关实验室检查,方可诊断。

2. 观察对象

有密切铅接触史,无铅中毒的临床表现,具有下列表现之一者:

  • 尿铅≥0.34μmol/L(0.07mg/L、70μg/L)或0.48μmol/24h(0.1mg/24h、100μg/24h);
  • 血铅≥1.9μmol/L(0.4mg/L、400μg/L);
  • 诊断性驱铅试验后尿铅≥1.45μmol/L(0.3mg/L、300μg/L)而<3.86μmol/L(0.8mg/L)者。

职业性慢性铅中毒疾病预防

  1. 用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铅,如用锌钡白代替铅白,用氧化铁红代替红丹作油漆。
  2. 降低车间空气中铅浓度,在有铅烟尘散发的现场尽量安装合理的通风排气设备。
  3. 加强个人防护,应教育工人重视劳动卫生,重视个人防护。

需要注意的是,铅对全身各系统和器官均有毒性作用,长期处于铅烟尘散发工作环境的人群,要注意避免职业性慢性铅中毒,做好预防工作,做好个人卫生,勤擦洗,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

结论:了解职业性慢性铅中毒诊断标准和预防措施,有助于相关人群做好防护,减少铅中毒危害。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