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咳杆菌是什么

百日咳杆菌是什么

百日咳杆菌:病因、传播及症状详解

什么是百日咳杆菌?

百日咳杆菌(Bordetella pertussis)是一种引起百日咳的病原菌,属于鲍特氏菌属(Bordetella)。该菌呈卵圆形短小杆状,大小为0.5~1.5×0.2~0.5微米,无鞭毛和芽胞,革兰氏染色呈阴性。通过甲苯胺蓝染色可观察到两极异染颗粒。

百日咳杆菌为专性需氧菌,其培养条件较为苛刻,通常需要在含有马铃薯血液甘油的鲍-金氏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在37℃培养2~3天后,可见细小、圆形、光滑、凸起、银灰色、不透明的菌落,周围伴有模糊的溶血环。液体培养中,菌体呈均匀混浊生长,并伴有少量粘性沉淀。

百日咳的传播方式

百日咳杆菌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尤其在患者咳嗽或打喷嚏时,病菌会随飞沫排出体外。易感儿童接触病人后,发病率可高达90%。一岁以下的患儿病死率较高,因此早期预防和诊断尤为重要。

百日咳的潜伏期与症状

潜伏期

百日咳的潜伏期通常为1~2周。在此期间,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已经具有传染性。

症状表现

  • 早期症状:轻度咳嗽,细菌在气管和支气管粘膜上大量繁殖,此时传染性最强。
  • 阵发性痉挛性咳嗽:1~2周后,患者出现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伴有高音调鸡鸣样吼声。这是由于细菌释放毒素,导致粘膜上皮细胞纤毛运动失调,大量粘稠分泌物无法排出,刺激粘膜感受器而引发。
  • 并发症:粘液栓子可能堵塞小支气管,导致肺不张、呼吸困难和紫绀。此外,患者可能伴有呕吐、惊厥等症状。
  • 恢复期:4~6周后,阵咳逐渐减轻,患者趋向痊愈。然而,约1~10%的患者可能继发感染,如溶血性链球菌或流感杆菌感染。

百日咳的防治建议

百日咳的预防主要依赖疫苗接种,尤其是婴幼儿接种百白破联合疫苗(DTP疫苗)。对于确诊患者,应尽早隔离并给予抗生素治疗,以减少传播风险。此外,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佩戴口罩等,也有助于降低感染风险。

总结

百日咳杆菌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病原体,特别容易感染儿童。通过及时接种疫苗和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可以显著降低感染风险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编辑推荐